[01001868]防治奶牛子宫内膜炎新型中药制剂的研究与应用
交易价格:
面议
所属行业:
养殖
类型:
非专利
交易方式:
资料待完善
联系人:
所在地:
- 服务承诺
- 产权明晰
-
资料保密
对所交付的所有资料进行保密
- 如实描述
技术详细介绍
(1)对黑龙江省地区奶牛子宫内膜炎流行情况调查显示:在被调查的109头奶牛中,奶牛子宫内膜炎的发病率为55.96%(61/109),其中临床型奶牛子宫内膜炎患病率占32.79%(20/61),亚临床型奶牛子宫内膜炎患病率占67.21%(41/61)。(2)对主要病原菌的分离鉴定试验表明:引起黑龙江省地区奶牛子宫内膜炎的主要病原菌包括葡萄球菌、链球菌、大肠杆菌和蜡样芽孢杆菌。(3)建立了奶牛子宫内膜炎三种主要病原菌的多重PCR诊断方法,该方法适用于对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和蜡样芽孢杆菌的定性诊断。(4)对奶牛子宫内膜炎主要致病菌进行单味中药及西药的体外抑菌试验,结果表明中药中连翘、黄柏、金银花、蒲公英、红花、淫羊藿、蛇床子、大青叶、苦参、甘草、川芎、益母草、五灵脂十三味中药抑制四种病原菌的综合效果最好,西药中环丙沙星抑制四种病原菌效果最好;以抑菌试验为依据,按中西药理论对其进行复方组成;对组成的三个复方进行体外抑菌试验、抗炎试验和毒性试验研究,结果表明由黄柏、连翘、金银花、苦参、淫羊藿、红花、大青叶、蛇床子、甘草及环丙沙星组成的复方具有理想的抗菌抗炎活性,且为实际无毒物质。(5)将选中的复方中药制成中药乳剂,通过安全性、稳定性及对子宫内膜炎大鼠模型治疗试验证明,该制剂稳定性好、无致敏性、无刺激性,并对子宫内膜炎模型大鼠具有明显的治疗作用。(6)对研制的中药乳剂进行临床药效学试验结果表明:该制剂对子宫内膜炎奶牛的治愈率和有效率分别为83.33%和95.83%。(7)中药乳剂能够提高血液中T淋巴细胞转换率、E玫瑰花环数、白细胞趋化指数及吞噬力和红细胞的免疫水平,降低血清中的补体含量,提高血清中IgG、IgA含量;降低血清中NO含量,提高SOD的活性。说明新型中药乳剂不仅可以通过提高机体的免疫机能防治子宫内膜炎,同时可以减少体内的自由基含量,从而维持机体内环境的相对稳定和正常的生理功能。(8)针对黑龙江省地区奶牛饲养管理的特点、奶牛子宫内膜炎流行病学规律,结合黑龙江省奶牛养殖的实际情况提出黑龙江省地区奶牛子宫内膜炎的防治综合措施。
(1)对黑龙江省地区奶牛子宫内膜炎流行情况调查显示:在被调查的109头奶牛中,奶牛子宫内膜炎的发病率为55.96%(61/109),其中临床型奶牛子宫内膜炎患病率占32.79%(20/61),亚临床型奶牛子宫内膜炎患病率占67.21%(41/61)。(2)对主要病原菌的分离鉴定试验表明:引起黑龙江省地区奶牛子宫内膜炎的主要病原菌包括葡萄球菌、链球菌、大肠杆菌和蜡样芽孢杆菌。(3)建立了奶牛子宫内膜炎三种主要病原菌的多重PCR诊断方法,该方法适用于对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和蜡样芽孢杆菌的定性诊断。(4)对奶牛子宫内膜炎主要致病菌进行单味中药及西药的体外抑菌试验,结果表明中药中连翘、黄柏、金银花、蒲公英、红花、淫羊藿、蛇床子、大青叶、苦参、甘草、川芎、益母草、五灵脂十三味中药抑制四种病原菌的综合效果最好,西药中环丙沙星抑制四种病原菌效果最好;以抑菌试验为依据,按中西药理论对其进行复方组成;对组成的三个复方进行体外抑菌试验、抗炎试验和毒性试验研究,结果表明由黄柏、连翘、金银花、苦参、淫羊藿、红花、大青叶、蛇床子、甘草及环丙沙星组成的复方具有理想的抗菌抗炎活性,且为实际无毒物质。(5)将选中的复方中药制成中药乳剂,通过安全性、稳定性及对子宫内膜炎大鼠模型治疗试验证明,该制剂稳定性好、无致敏性、无刺激性,并对子宫内膜炎模型大鼠具有明显的治疗作用。(6)对研制的中药乳剂进行临床药效学试验结果表明:该制剂对子宫内膜炎奶牛的治愈率和有效率分别为83.33%和95.83%。(7)中药乳剂能够提高血液中T淋巴细胞转换率、E玫瑰花环数、白细胞趋化指数及吞噬力和红细胞的免疫水平,降低血清中的补体含量,提高血清中IgG、IgA含量;降低血清中NO含量,提高SOD的活性。说明新型中药乳剂不仅可以通过提高机体的免疫机能防治子宫内膜炎,同时可以减少体内的自由基含量,从而维持机体内环境的相对稳定和正常的生理功能。(8)针对黑龙江省地区奶牛饲养管理的特点、奶牛子宫内膜炎流行病学规律,结合黑龙江省奶牛养殖的实际情况提出黑龙江省地区奶牛子宫内膜炎的防治综合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