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077594]优质大豆资源创新利用及新品种选育
交易价格:
面议
所属行业:
种植
类型:
非专利
交易方式:
资料待完善
联系人:
所在地:
- 服务承诺
- 产权明晰
-
资料保密
对所交付的所有资料进行保密
- 如实描述
技术详细介绍
该课题研究水平已达到了国内同类先进水平,新审定推广的绥无腥豆1号是该省第一个育成的无腥味大豆新品种,填补了省内空白,居全国领先水平。2001年11月在中国国际农业博览会上,利用无腥豆1号现场磨成豆浆,与会代表和各级领导品尝后给予高度赞扬和评价,认为该品种开发前景十分广阔。中国大豆生产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品质差,出油率低,在国际市场上缺乏竞争力。尤其进入WTO后,大豆关税大幅下调,进口大豆、精炼油、分离蛋白等加工产品将大量涌入国内市场,对中国大豆产业将造成严重影响。所以中国要加速高油大豆新品种的选育,对已经育成的高油大豆新品种抓紧示范、繁殖与推广势在必行。种植优质高油大豆不仅可以使农民增加效益,也可使制油企业提高出油率,带来效益。近年该省开展种子工程项目以来,加大了高油大豆育种力度,先后育成了几个高油大豆品种,但大多只适应第一、二积温带种植。而绥农20的育成填补了第三积温带没有高油大豆这块空白,该区域正是黑龙江省大豆主要产区。绥农20大豆也是在黑龙江省高油大豆品种中含油量最高且稳的大豆品种。因此,高油大豆绥农20具有很强的市场竞争能力,应用前景十分广阔。至2003年绥农20累计推广面积13.5万亩,增产大豆153.23万公斤,增加社会经济效益306.45万元;绥无腥豆1号累计推广面积1万亩,增产大豆4.66万公斤,增加社会经济效益9.32万元;至2003年绥农17累计推广面积1.4万亩,增产大豆30.35万公斤,增加社会经济效益60.70万元。选育的绥农号大豆新品种及其相应的配套栽培技术已在全省第一至三积温区大面积推广应用。2001年绥农15获得绥化市科技进步一等奖,2002年绥农10获得黑龙江省科技进步二等奖,绥农14获得2003年度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发表有关论文7篇。
该课题研究水平已达到了国内同类先进水平,新审定推广的绥无腥豆1号是该省第一个育成的无腥味大豆新品种,填补了省内空白,居全国领先水平。2001年11月在中国国际农业博览会上,利用无腥豆1号现场磨成豆浆,与会代表和各级领导品尝后给予高度赞扬和评价,认为该品种开发前景十分广阔。中国大豆生产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品质差,出油率低,在国际市场上缺乏竞争力。尤其进入WTO后,大豆关税大幅下调,进口大豆、精炼油、分离蛋白等加工产品将大量涌入国内市场,对中国大豆产业将造成严重影响。所以中国要加速高油大豆新品种的选育,对已经育成的高油大豆新品种抓紧示范、繁殖与推广势在必行。种植优质高油大豆不仅可以使农民增加效益,也可使制油企业提高出油率,带来效益。近年该省开展种子工程项目以来,加大了高油大豆育种力度,先后育成了几个高油大豆品种,但大多只适应第一、二积温带种植。而绥农20的育成填补了第三积温带没有高油大豆这块空白,该区域正是黑龙江省大豆主要产区。绥农20大豆也是在黑龙江省高油大豆品种中含油量最高且稳的大豆品种。因此,高油大豆绥农20具有很强的市场竞争能力,应用前景十分广阔。至2003年绥农20累计推广面积13.5万亩,增产大豆153.23万公斤,增加社会经济效益306.45万元;绥无腥豆1号累计推广面积1万亩,增产大豆4.66万公斤,增加社会经济效益9.32万元;至2003年绥农17累计推广面积1.4万亩,增产大豆30.35万公斤,增加社会经济效益60.70万元。选育的绥农号大豆新品种及其相应的配套栽培技术已在全省第一至三积温区大面积推广应用。2001年绥农15获得绥化市科技进步一等奖,2002年绥农10获得黑龙江省科技进步二等奖,绥农14获得2003年度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发表有关论文7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