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108806]石质山地生态环境建设及高效利用技术
交易价格:
面议
所属行业:
资源利用与开发
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可规模生产
交易方式:
技术转让
联系人:
山东农业大学
进入空间
所在地:山东泰安市
- 服务承诺
- 产权明晰
-
资料保密
对所交付的所有资料进行保密
- 如实描述
技术详细介绍
本项技术针对石质山地坡度陡,土层薄,土地质量差,水资源缺乏,植被稀少,蓄水保土能力弱,生态环境不良,经济效益差的现状,以建设优良生态环境为目标,以水土资源和植物资源高效利用为重点,以建立"五水"循环系统中26个系统耦合界面的水分运动规律和调控技术为原理,根据水土保持林和经济林主要树种的水分生理生态特征和抗旱特性指标,选择抗旱节水树种和品种,进行合理配置,建立保护林和经济林立体配置模式。通过对水土保持林营造技术、经济林丰产栽培技术和水土资源高效利用调控技术的研究,运用农艺节水,植物节水,旱作保水,工程蓄水,节水灌溉等综合蓄水节水保水措施,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土地资源的生产率和植物资源的生产潜力,达到改善生态环境、实现经济林高产、优质、高效和可持续发展的目的。
自1998年以来,采取边研究、边示范、边推广的方式,在山东省临朐县推广本技术,推广应用面积275万亩,营造水土保持林11.74万亩,发展经济林25.59万亩,兴修水土保持工程6509处,增加保土量494.5万吨,增加蓄水量17283万平方米,累计增加产值20.5亿元。
本技术适宜在华北石质山地地区大面积推广,推广应用前景十分广阔。
本项技术针对石质山地坡度陡,土层薄,土地质量差,水资源缺乏,植被稀少,蓄水保土能力弱,生态环境不良,经济效益差的现状,以建设优良生态环境为目标,以水土资源和植物资源高效利用为重点,以建立"五水"循环系统中26个系统耦合界面的水分运动规律和调控技术为原理,根据水土保持林和经济林主要树种的水分生理生态特征和抗旱特性指标,选择抗旱节水树种和品种,进行合理配置,建立保护林和经济林立体配置模式。通过对水土保持林营造技术、经济林丰产栽培技术和水土资源高效利用调控技术的研究,运用农艺节水,植物节水,旱作保水,工程蓄水,节水灌溉等综合蓄水节水保水措施,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土地资源的生产率和植物资源的生产潜力,达到改善生态环境、实现经济林高产、优质、高效和可持续发展的目的。
自1998年以来,采取边研究、边示范、边推广的方式,在山东省临朐县推广本技术,推广应用面积275万亩,营造水土保持林11.74万亩,发展经济林25.59万亩,兴修水土保持工程6509处,增加保土量494.5万吨,增加蓄水量17283万平方米,累计增加产值20.5亿元。
本技术适宜在华北石质山地地区大面积推广,推广应用前景十分广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