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204739]新陆中23号
交易价格:
面议
所属行业:
办公文教
类型:
非专利
交易方式:
资料待完善
联系人:
所在地:
- 服务承诺
- 产权明晰
-
资料保密
对所交付的所有资料进行保密
- 如实描述
技术详细介绍
1、亲本来源和选育过程:新陆中23号(原陆-4)是从独联体引进的陆地棉高代材料,1993~1994年在育种田单株选择,株系比较;1995~1996年继续进行产量、品质、抗逆性等的综合鉴定,优系种子扩繁;1997~1998年自治区农科院吐鲁番棉花品系比较试验,丰产、优质、早熟性均十分突出。1999~2001年不同生态区适应性观察,2002~2003年参加自治区第九轮(东疆棉区)区域试验,2004年参加自治区棉花品种生产试验和自治区抗病鉴定试验,2005年2月21日被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并定名。 2、特征特性:生育期130天,株型Ⅱ式,果枝较紧凑,始果节5~6节。种子出苗好,苗期生长快,中后期生长稳健,后期不早衰。叶片中等偏大,叶色较深绿,结铃性强,铃卵圆形,中等偏大。吐絮畅,含絮力强,好拾花,色泽洁白,铃重5.5~6g,绒长30~32mm,衣分39%~41%,衣指7.4g,子指10.8g。 3、纤维品质:两年区试经农业部纤维监督检验测试中心测试结果:平均2.5%跨长31.8mm,纤维整齐度85.1%,比强度33.6cN·tex^(-1),伸长率6.4%,麦克隆值4.4,反射率76.1%,黄度8.0,纺纱均匀性指数161,各项纤维品质指标均符合纺织工业及出口要求。 4、产量表现:自治区东疆棉区中早熟棉花品种区域试验结果:两年平均霜前子棉5090.4kg,比对照岱80增产8.25%,霜前皮棉2239.5kg,比对照岱80增产14.68%,在区试中唯一较对照增产,居第一位。2004年参加自治区东疆棉区中早熟棉花品种生产试验中,霜前子棉5598kg,比对照岱80增产17.6%,霜前皮棉2239.5kg,比对照岱80增产19.6%,居第一位。 5、抗病性:2004年自治区植保站在南北疆枯黄萎病圃鉴定结果,生育期发病高峰期,枯萎病发病率46.7%,病指15.9,属耐枯萎病、黄萎病发病率17.9%,病指7.1,属高抗。 6、栽培要点 该品种适应在吐鲁番、鄯善、托克逊植棉区均宜种植。 6.1选种。选用脱绒机脱绒加工后的健壮种子。 6.2播种期。适时早播,4月5~20日为最适播期。 6.3种植密度。地膜栽培,每公顷收获株数以7.5万~9万株为宜。 6.4科学施肥。重视基肥,氮、磷配合,基肥每公顷施磷酸二铵375kg,尿素150kg,追肥1次,头水前追施尿素150kg,重视花铃肥。 6.5科学灌水。全生育期灌水5~6次水,花铃期是棉花需水高峰期,要特别注意保持此期田间湿润,停水不能早于9月初。 6.6化学调控。该品种前期生长势强,对缩节胺敏感,化调坚持少量多次,依棉田长势,株高控制在95cm左右为宜,适时打顶整枝,一般8月10日左右打顶为宜。 6.7防治虫害。根据害虫发生规律,做好病虫害综合防治。
1、亲本来源和选育过程:新陆中23号(原陆-4)是从独联体引进的陆地棉高代材料,1993~1994年在育种田单株选择,株系比较;1995~1996年继续进行产量、品质、抗逆性等的综合鉴定,优系种子扩繁;1997~1998年自治区农科院吐鲁番棉花品系比较试验,丰产、优质、早熟性均十分突出。1999~2001年不同生态区适应性观察,2002~2003年参加自治区第九轮(东疆棉区)区域试验,2004年参加自治区棉花品种生产试验和自治区抗病鉴定试验,2005年2月21日被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并定名。 2、特征特性:生育期130天,株型Ⅱ式,果枝较紧凑,始果节5~6节。种子出苗好,苗期生长快,中后期生长稳健,后期不早衰。叶片中等偏大,叶色较深绿,结铃性强,铃卵圆形,中等偏大。吐絮畅,含絮力强,好拾花,色泽洁白,铃重5.5~6g,绒长30~32mm,衣分39%~41%,衣指7.4g,子指10.8g。 3、纤维品质:两年区试经农业部纤维监督检验测试中心测试结果:平均2.5%跨长31.8mm,纤维整齐度85.1%,比强度33.6cN·tex^(-1),伸长率6.4%,麦克隆值4.4,反射率76.1%,黄度8.0,纺纱均匀性指数161,各项纤维品质指标均符合纺织工业及出口要求。 4、产量表现:自治区东疆棉区中早熟棉花品种区域试验结果:两年平均霜前子棉5090.4kg,比对照岱80增产8.25%,霜前皮棉2239.5kg,比对照岱80增产14.68%,在区试中唯一较对照增产,居第一位。2004年参加自治区东疆棉区中早熟棉花品种生产试验中,霜前子棉5598kg,比对照岱80增产17.6%,霜前皮棉2239.5kg,比对照岱80增产19.6%,居第一位。 5、抗病性:2004年自治区植保站在南北疆枯黄萎病圃鉴定结果,生育期发病高峰期,枯萎病发病率46.7%,病指15.9,属耐枯萎病、黄萎病发病率17.9%,病指7.1,属高抗。 6、栽培要点 该品种适应在吐鲁番、鄯善、托克逊植棉区均宜种植。 6.1选种。选用脱绒机脱绒加工后的健壮种子。 6.2播种期。适时早播,4月5~20日为最适播期。 6.3种植密度。地膜栽培,每公顷收获株数以7.5万~9万株为宜。 6.4科学施肥。重视基肥,氮、磷配合,基肥每公顷施磷酸二铵375kg,尿素150kg,追肥1次,头水前追施尿素150kg,重视花铃肥。 6.5科学灌水。全生育期灌水5~6次水,花铃期是棉花需水高峰期,要特别注意保持此期田间湿润,停水不能早于9月初。 6.6化学调控。该品种前期生长势强,对缩节胺敏感,化调坚持少量多次,依棉田长势,株高控制在95cm左右为宜,适时打顶整枝,一般8月10日左右打顶为宜。 6.7防治虫害。根据害虫发生规律,做好病虫害综合防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