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为了获得更好的用户体验,请使用火狐、谷歌、360浏览器极速模式或IE8及以上版本的浏览器
帮助中心 | 关于我们
欢迎来到辽阳市科技创新服务平台,请 登录 | 注册
尊敬的 , 欢迎光临!  [会员中心]  [退出登录]
当前位置: 首页 >  科技成果  > 详细页

[01269553]卷对卷微纳压印关键技术与应用

交易价格: 面议

所属行业: 印刷

类型: 非专利

交易方式: 资料待完善

联系人:

所在地:

服务承诺
产权明晰
资料保密
对所交付的所有资料进行保密
如实描述
|
收藏
|

技术详细介绍

课题来源与背景

课题来源:江苏省科技支撑(BE2008056)、国家863(2009AA04Z325)、江苏省重大成果专项(BA2006032)、科技部中小型企业创新基金(06C26113201056)、国家重大研究计划重点项目(910230)、国家发改委产业化专项(发改委高技[2007]2453 号)、工信部电子基金(部运[2008]97 号)

立项背景:微纳制造是新兴产业先导性与共性技术,涉及平板显示照明上游关键材料、MEMS、LED照明、新型环保印刷和公共安全等领域,有巨大市场需求。长期以来,我国企业和高等院所的微纳加工设备依赖进口,自主研制微纳加工设备鲜见报道,这严重制约了我国行业新产品创新和竞争力。因此,研制具有自主核心技术的装备、实现微纳结构器件与材料低成本制造,对推动我国纳米新产品开发和行业技术进步有重大意义。

国际上,各主要国家研究面向产业的纳米技术研究,推进从纳米制备(Nano-Fabrication)向工业化纳米制造(Nano-Manufacturing)发展。卷对卷纳米压印技术就是其中最可能实现批量制造的纳米技术,有重大应用价值。

技术原理及性能指标

研制成功卷对卷纳米压印设备,突破了连续压印的关键技术瓶颈,攻克了大尺寸微纳结构模具制备的紫外激光直写设备和工艺难题,实现了几类微纳结构材料与器件产业应用。

技术指标:

(1)卷对卷纳米压印设备性能:在门幅1300mm的基材[PET(15~150um),PC(75um~0.7mm)]上,实现了结构100nm~30um的高速压印(60米/分),1.2万米卷径的连续纳米压印,恒张力、恒温、恒压和变形量实时伺服控制功能。

(2)金属模具幅面1300mm×700mm,结构100nm~30um。

(3)适用于柔性微纳器件和材料批量制造。本项目技术实现了工业化应用,国内外其他同类工作处于实验室阶段。

技术的创造性与先进性

项目获得发明专利授权12项,其中,中国专利优秀奖1项、苏州市十大优秀专利奖1项。项目通过了庄松林院士、崔铮、刘旭(浙大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黄庆安(东大,长江学者)、尹周平(华工,长江学者)组成专家验收委员会,认为项目完成了项目合同规定的各项技术与经济指标,在微纳柔性制造和产业化应用具有国际领先水平和显著研究特色。

④技术的成熟程度,适用范围和安全性; 项目实现了规模化应用在微纳制造方面,形成了核心技术与手段,为对外合作奠定了重要基石。与京东方、龙腾、友达光电、LG、SAMSUNG、中科院苏州纳米所等单位合作。涉及超薄导光板、LED图形化、柔性显示(光子晶体材料与器件、透明导电薄膜、OLED增亮)、偏振材料、立体显示材料、高端防伪器件与材料、MEMS加工、精密掩膜等。

⑤应用情况及存在的问题 基于我国行业现况,项目率先在LED显示照明、高端公共安全、无油墨印刷包装等行业推广,实现了规模应用。如通过纳米结构设计,利用正交纳米线栅结构(低-高-低折射率)实现了双视觉通道的光变色图形,并通过卷对卷纳米高保真压印技术实现了批量和低成本制造。08年来,成功应用于我国驾驶证和行驶证等,为国家公共安全做出了重要技术贡献,产生巨大社会安全效益。

研制成功“薄型菲涅耳透镜+光变图像-立体图像光学薄膜”,成功在包装业产业化应用,填补这种新材料的行业空白,作为环保、安全型印刷包装材料,已应用于蓝色经典(菲涅耳透镜技术)、云烟(亚银光变色光柱技术)等高端品牌。

近三年,应用单位新增销售35.7亿;新增利润3.38亿;新增税收2.29亿元。

其中,2011年6月,维格光电公司实现6亿元直接销售,1.5亿元利税。

历年获奖情况:获得中国专利优秀奖。

课题来源与背景

课题来源:江苏省科技支撑(BE2008056)、国家863(2009AA04Z325)、江苏省重大成果专项(BA2006032)、科技部中小型企业创新基金(06C26113201056)、国家重大研究计划重点项目(910230)、国家发改委产业化专项(发改委高技[2007]2453 号)、工信部电子基金(部运[2008]97 号)

立项背景:微纳制造是新兴产业先导性与共性技术,涉及平板显示照明上游关键材料、MEMS、LED照明、新型环保印刷和公共安全等领域,有巨大市场需求。长期以来,我国企业和高等院所的微纳加工设备依赖进口,自主研制微纳加工设备鲜见报道,这严重制约了我国行业新产品创新和竞争力。因此,研制具有自主核心技术的装备、实现微纳结构器件与材料低成本制造,对推动我国纳米新产品开发和行业技术进步有重大意义。

国际上,各主要国家研究面向产业的纳米技术研究,推进从纳米制备(Nano-Fabrication)向工业化纳米制造(Nano-Manufacturing)发展。卷对卷纳米压印技术就是其中最可能实现批量制造的纳米技术,有重大应用价值。

技术原理及性能指标

研制成功卷对卷纳米压印设备,突破了连续压印的关键技术瓶颈,攻克了大尺寸微纳结构模具制备的紫外激光直写设备和工艺难题,实现了几类微纳结构材料与器件产业应用。

技术指标:

(1)卷对卷纳米压印设备性能:在门幅1300mm的基材[PET(15~150um),PC(75um~0.7mm)]上,实现了结构100nm~30um的高速压印(60米/分),1.2万米卷径的连续纳米压印,恒张力、恒温、恒压和变形量实时伺服控制功能。

(2)金属模具幅面1300mm×700mm,结构100nm~30um。

(3)适用于柔性微纳器件和材料批量制造。本项目技术实现了工业化应用,国内外其他同类工作处于实验室阶段。

技术的创造性与先进性

项目获得发明专利授权12项,其中,中国专利优秀奖1项、苏州市十大优秀专利奖1项。项目通过了庄松林院士、崔铮、刘旭(浙大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黄庆安(东大,长江学者)、尹周平(华工,长江学者)组成专家验收委员会,认为项目完成了项目合同规定的各项技术与经济指标,在微纳柔性制造和产业化应用具有国际领先水平和显著研究特色。

④技术的成熟程度,适用范围和安全性; 项目实现了规模化应用在微纳制造方面,形成了核心技术与手段,为对外合作奠定了重要基石。与京东方、龙腾、友达光电、LG、SAMSUNG、中科院苏州纳米所等单位合作。涉及超薄导光板、LED图形化、柔性显示(光子晶体材料与器件、透明导电薄膜、OLED增亮)、偏振材料、立体显示材料、高端防伪器件与材料、MEMS加工、精密掩膜等。

⑤应用情况及存在的问题 基于我国行业现况,项目率先在LED显示照明、高端公共安全、无油墨印刷包装等行业推广,实现了规模应用。如通过纳米结构设计,利用正交纳米线栅结构(低-高-低折射率)实现了双视觉通道的光变色图形,并通过卷对卷纳米高保真压印技术实现了批量和低成本制造。08年来,成功应用于我国驾驶证和行驶证等,为国家公共安全做出了重要技术贡献,产生巨大社会安全效益。

研制成功“薄型菲涅耳透镜+光变图像-立体图像光学薄膜”,成功在包装业产业化应用,填补这种新材料的行业空白,作为环保、安全型印刷包装材料,已应用于蓝色经典(菲涅耳透镜技术)、云烟(亚银光变色光柱技术)等高端品牌。

近三年,应用单位新增销售35.7亿;新增利润3.38亿;新增税收2.29亿元。

其中,2011年6月,维格光电公司实现6亿元直接销售,1.5亿元利税。

历年获奖情况:获得中国专利优秀奖。

推荐服务:

主办单位:辽阳市科学技术局

技术支持单位:科易网

辽ICP备16017206号-1

辽公网安备 21100302203138号

关于我们

平台简介

联系我们

客服咨询

400-649-1633

工作日:08:30-21:00

节假日:08:30-12:00

13:30-17: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