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详细介绍
“玉米干黄秸杆低温微贮饲料化技术”课题系黑龙江省教育厅面上项目。农作物秸秆是地球上第一大可再生资源,我国拥有量居世界首位。利用秸秆饲料发展畜牧业是秸秆利用的重中之重。秸秆作为粗饲料,其共同特点是质地粗硬、适口性差、消化率低、营养价值不高。一般秸秆饲料的加工方法可分为物理处理、化学处理和生物加工等, 但单一处理秸秆的方法营养价值不高, 采食量和消化率不能大幅度提高。秸秆饲料要成为商品就必须解决秸秆松散、容重低,储运困难且成本高等问题,必须具有一定的形状、形态或规格,方便装卸及运输,粉碎、揉搓后添加生物发酵菌剂,然后进行压缩、打捆、密封包装,达到可以长期安全贮存的目的,因此对秸秆就地进行高密度压缩和相应饲料发酵菌剂的添加, 形成中高密度秸秆捆或块的饲料产品,才是解决问题的关键所在,才能为充分地开发利用及商品流通创造有利条件。 以MRS-S为选择性培养基,通过限制性培养条件筛选到10℃低温乳酸菌复合系LAC-1。 LAC-1主要由L. nodensis、L.curvatus、L.sakei、 Lactobacillus sp.、L. delbrueckii subsp. bulgaricus、L.letivazi和L. tucceti组成,它们均属于乳杆菌属。乳酸菌复合系LAC-1接种玉米干黄秸杆后可定植于发酵体系中,促进玉米干黄秸杆的微贮进程。 接种LAC-1于玉米干秸秆后的最佳发酵条件为:含水率70%,培养温度10 ℃,接种量为3%,在此条件下对玉米干秸秆进行发酵,在发酵第5 d时,接种LAC-1的秸秆饲料的pH降到4.1,达到了秸秆饲料良好的标准。
“玉米干黄秸杆低温微贮饲料化技术”课题系黑龙江省教育厅面上项目。农作物秸秆是地球上第一大可再生资源,我国拥有量居世界首位。利用秸秆饲料发展畜牧业是秸秆利用的重中之重。秸秆作为粗饲料,其共同特点是质地粗硬、适口性差、消化率低、营养价值不高。一般秸秆饲料的加工方法可分为物理处理、化学处理和生物加工等, 但单一处理秸秆的方法营养价值不高, 采食量和消化率不能大幅度提高。秸秆饲料要成为商品就必须解决秸秆松散、容重低,储运困难且成本高等问题,必须具有一定的形状、形态或规格,方便装卸及运输,粉碎、揉搓后添加生物发酵菌剂,然后进行压缩、打捆、密封包装,达到可以长期安全贮存的目的,因此对秸秆就地进行高密度压缩和相应饲料发酵菌剂的添加, 形成中高密度秸秆捆或块的饲料产品,才是解决问题的关键所在,才能为充分地开发利用及商品流通创造有利条件。 以MRS-S为选择性培养基,通过限制性培养条件筛选到10℃低温乳酸菌复合系LAC-1。 LAC-1主要由L. nodensis、L.curvatus、L.sakei、 Lactobacillus sp.、L. delbrueckii subsp. bulgaricus、L.letivazi和L. tucceti组成,它们均属于乳杆菌属。乳酸菌复合系LAC-1接种玉米干黄秸杆后可定植于发酵体系中,促进玉米干黄秸杆的微贮进程。 接种LAC-1于玉米干秸秆后的最佳发酵条件为:含水率70%,培养温度10 ℃,接种量为3%,在此条件下对玉米干秸秆进行发酵,在发酵第5 d时,接种LAC-1的秸秆饲料的pH降到4.1,达到了秸秆饲料良好的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