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347595]畜粪生物脱毒关键技术研究及其安全性评价
联系人:
所在地:
- 服务承诺
- 产权明晰
-
资料保密
对所交付的所有资料进行保密
- 如实描述
技术详细介绍
随着畜牧业的高速发展,饲养规模越来越大,集约化和机械化的程度越来越高,高密度规模化养殖已经给周边环境带来了沉重的承载压力,导致的土壤、地下水、河港、空气以及农产品的污染已引起社会极大的关注,“资源化利用技术”成为了目前国内外农业有机废弃物处理中的主流技术。然而,畜粪资源化利用技术中,对于饲料添加剂中的重金属元素污染问题,迄今国内外尚缺乏经济有效的方法解决。 本项目在浙江科技厅面上科研社会发展项目的资助下,针对畜禽粪资源化利用中存在的重金属污染问题,通过高积累型蚯蚓、可饲性植物品种的筛选,探讨了动植物对畜粪中重金属的富集规律和积累机制,在此基础上,本项目创新性提出利用生物对环境中重金属元素的富集作用,“萃取”畜粪中的重金属元素,再以饲料添加剂的形式,复合到饲料中,实现重金属元素在“饲料→畜体→粪便→饲料”圈的封闭循环,减少畜禽粪中重金属元素向环境排放的综合配套技术。通过本项目研究,项目筛选出Cu、Zn高积累型赤子爱胜蚓和墨西哥玉米、串叶松香草、紫花苜蓿、高丹草等积累量相对较高的可饲性牧草品种;探明以猪粪和水稻秸秆为饵料,饵料C/N比为17~22,温度为14~21℃,湿度为70﹪~75﹪,接种密度为10~20尾/(200g饵料)(2.4~5.0 g/200g饵料)等的蚯蚓萃取猪粪重金属最优条件参数;定向动植物对猪粪Cu、Zn联合处理的效果表明,猪粪中Cu、Zn浓度分别下降了76.2﹪和75.5﹪左右,且残留物主要指标均达到NY525-2002标准,可作为有机物应用于农田。 此外,本项目与浙江蓝天生态农业开发有限公司合作建立1.8万平方米蚯蚓养殖处理示范基地,年处理猪粪4000吨左右,年收获蚓体102吨,年产优质蚓粪1500吨,主要用于农产品生产基地,总体经济效益明显。本项目对解决我省规模养殖场畜禽粪重金属污染问题、发展我省优质绿色农产品等均具有重要意义。
随着畜牧业的高速发展,饲养规模越来越大,集约化和机械化的程度越来越高,高密度规模化养殖已经给周边环境带来了沉重的承载压力,导致的土壤、地下水、河港、空气以及农产品的污染已引起社会极大的关注,“资源化利用技术”成为了目前国内外农业有机废弃物处理中的主流技术。然而,畜粪资源化利用技术中,对于饲料添加剂中的重金属元素污染问题,迄今国内外尚缺乏经济有效的方法解决。 本项目在浙江科技厅面上科研社会发展项目的资助下,针对畜禽粪资源化利用中存在的重金属污染问题,通过高积累型蚯蚓、可饲性植物品种的筛选,探讨了动植物对畜粪中重金属的富集规律和积累机制,在此基础上,本项目创新性提出利用生物对环境中重金属元素的富集作用,“萃取”畜粪中的重金属元素,再以饲料添加剂的形式,复合到饲料中,实现重金属元素在“饲料→畜体→粪便→饲料”圈的封闭循环,减少畜禽粪中重金属元素向环境排放的综合配套技术。通过本项目研究,项目筛选出Cu、Zn高积累型赤子爱胜蚓和墨西哥玉米、串叶松香草、紫花苜蓿、高丹草等积累量相对较高的可饲性牧草品种;探明以猪粪和水稻秸秆为饵料,饵料C/N比为17~22,温度为14~21℃,湿度为70﹪~75﹪,接种密度为10~20尾/(200g饵料)(2.4~5.0 g/200g饵料)等的蚯蚓萃取猪粪重金属最优条件参数;定向动植物对猪粪Cu、Zn联合处理的效果表明,猪粪中Cu、Zn浓度分别下降了76.2﹪和75.5﹪左右,且残留物主要指标均达到NY525-2002标准,可作为有机物应用于农田。 此外,本项目与浙江蓝天生态农业开发有限公司合作建立1.8万平方米蚯蚓养殖处理示范基地,年处理猪粪4000吨左右,年收获蚓体102吨,年产优质蚓粪1500吨,主要用于农产品生产基地,总体经济效益明显。本项目对解决我省规模养殖场畜禽粪重金属污染问题、发展我省优质绿色农产品等均具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