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为了获得更好的用户体验,请使用火狐、谷歌、360浏览器极速模式或IE8及以上版本的浏览器
帮助中心 | 关于我们
欢迎来到辽阳市科技创新服务平台,请 登录 | 注册
尊敬的 , 欢迎光临!  [会员中心]  [退出登录]
当前位置: 首页 >  科技成果  > 详细页

[01375487]吉单536

交易价格: 面议

所属行业: 印刷

类型: 非专利

交易方式: 资料待完善

联系人:

所在地:

服务承诺
产权明晰
资料保密
对所交付的所有资料进行保密
如实描述
|
收藏
|

技术详细介绍

一、选育单位:吉林省农科院玉米所。二、品种来源:2000年以自选系吉V993(法国早熟耐密杂交种为基础材料)为母本,以自选系吉V016(承351×丹9046为基础材料)为父本杂交选育而成。三、特征特性:1、种子性状:种子黄色,马齿型,百粒重27.0克。2、植株性状:幼苗绿色,叶鞘紫色,叶缘紫红色。株高289厘米,穗位 113厘米,株型上冲,叶片上冲,成株叶片 20片,花药黄色,花丝绿色。3、果穗性状:果穗筒型,穗长21.5厘米,穗行数14~16行,穗轴红色,单穗粒重 218.3 克,秃尖0.6厘米。4、籽粒性状:籽粒黄色,马齿型,百粒重37.4克。5、品质分析:籽粒含粗蛋白质10.14 ﹪,粗脂肪3.79 ﹪,粗淀粉 72.29 ﹪,赖氨酸0.29 ﹪,容重750克/升。6、抗逆性:两年四点次人工接种抗病(虫)害鉴定结果:中抗丝黑穗病(2HR、1R、1MR),抗茎腐病(3HR、1R),中抗大斑病(3R、1MR),中抗弯孢菌叶斑病(3R、1MR)、中抗玉米螟虫(2R、2MR);两年两点次田间自然发病结果,抗灰斑病(1HR、1R),高抗黑粉病(2HR)。7、生育日数:中早熟品种。出苗至成熟123天,需≥10℃积温 2450℃左右。四、产量结果:2005年区域试验平均公顷产量9753.6公斤,平均比对照品种龙单13增产14.2﹪;2006年区域试验平均公顷产量10332.3公斤,平均比对照品种龙单13增产13.0﹪;两年区域试验平均公顷产量10043.0公斤,平均比对照品种增产13.6﹪。2006年生产试验平均公顷产量 9328.6公斤,平均比对照品种龙单13增产 5.3﹪。五、栽培要点:1、播期:一般4月下旬~5月上旬播种,选择中等肥力以上地块种植。2、密度:清种公顷保苗5.0万株,间种公顷保苗 5.5万株。3、施肥:施足农家肥,种肥一般施用磷酸二铵150~200公斤/公顷,硫酸钾100~150公斤/公顷,尿素50~100公斤/公顷,追肥一般施用尿素350~400公斤/公顷左右。4、制种技术:制种时父、母本同期播种,父、母本行比1:5或1:6,父、母本种植密度为6.0万株/公顷。六、适应区域:吉林省中早熟区。七、主要优点:增产潜力大、轴细粒深、活秆成熟。该品种属中早熟品种,具有高产、优质、熟期早、抗病性强、保绿性好、后期脱水速度快等特点,具有广阔的推广前景。预计该品种每年推广种植100万亩,每亩增产粮食50公斤,按公斤玉米1.4元计算,则可使农民增加纯收入7000万元人民币。预期面积将会进一步扩大,会给农民和种子企业带来更大的经济效益。
一、选育单位:吉林省农科院玉米所。二、品种来源:2000年以自选系吉V993(法国早熟耐密杂交种为基础材料)为母本,以自选系吉V016(承351×丹9046为基础材料)为父本杂交选育而成。三、特征特性:1、种子性状:种子黄色,马齿型,百粒重27.0克。2、植株性状:幼苗绿色,叶鞘紫色,叶缘紫红色。株高289厘米,穗位 113厘米,株型上冲,叶片上冲,成株叶片 20片,花药黄色,花丝绿色。3、果穗性状:果穗筒型,穗长21.5厘米,穗行数14~16行,穗轴红色,单穗粒重 218.3 克,秃尖0.6厘米。4、籽粒性状:籽粒黄色,马齿型,百粒重37.4克。5、品质分析:籽粒含粗蛋白质10.14 ﹪,粗脂肪3.79 ﹪,粗淀粉 72.29 ﹪,赖氨酸0.29 ﹪,容重750克/升。6、抗逆性:两年四点次人工接种抗病(虫)害鉴定结果:中抗丝黑穗病(2HR、1R、1MR),抗茎腐病(3HR、1R),中抗大斑病(3R、1MR),中抗弯孢菌叶斑病(3R、1MR)、中抗玉米螟虫(2R、2MR);两年两点次田间自然发病结果,抗灰斑病(1HR、1R),高抗黑粉病(2HR)。7、生育日数:中早熟品种。出苗至成熟123天,需≥10℃积温 2450℃左右。四、产量结果:2005年区域试验平均公顷产量9753.6公斤,平均比对照品种龙单13增产14.2﹪;2006年区域试验平均公顷产量10332.3公斤,平均比对照品种龙单13增产13.0﹪;两年区域试验平均公顷产量10043.0公斤,平均比对照品种增产13.6﹪。2006年生产试验平均公顷产量 9328.6公斤,平均比对照品种龙单13增产 5.3﹪。五、栽培要点:1、播期:一般4月下旬~5月上旬播种,选择中等肥力以上地块种植。2、密度:清种公顷保苗5.0万株,间种公顷保苗 5.5万株。3、施肥:施足农家肥,种肥一般施用磷酸二铵150~200公斤/公顷,硫酸钾100~150公斤/公顷,尿素50~100公斤/公顷,追肥一般施用尿素350~400公斤/公顷左右。4、制种技术:制种时父、母本同期播种,父、母本行比1:5或1:6,父、母本种植密度为6.0万株/公顷。六、适应区域:吉林省中早熟区。七、主要优点:增产潜力大、轴细粒深、活秆成熟。该品种属中早熟品种,具有高产、优质、熟期早、抗病性强、保绿性好、后期脱水速度快等特点,具有广阔的推广前景。预计该品种每年推广种植100万亩,每亩增产粮食50公斤,按公斤玉米1.4元计算,则可使农民增加纯收入7000万元人民币。预期面积将会进一步扩大,会给农民和种子企业带来更大的经济效益。

推荐服务:

主办单位:辽阳市科学技术局

技术支持单位:科易网

辽ICP备16017206号-1

辽公网安备 21100302203138号

关于我们

平台简介

联系我们

客服咨询

400-649-1633

工作日:08:30-21:00

节假日:08:30-12:00

13:30-17: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