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378327]功能性包装材料的研究-聚合物/蒙脱土纳米复合保鲜膜
交易价格:
面议
所属行业:
印刷
类型:
非专利
交易方式:
资料待完善
联系人:
所在地:
- 服务承诺
- 产权明晰
-
资料保密
对所交付的所有资料进行保密
- 如实描述
技术详细介绍
包装是塑料最大的应用领域,一般包装用塑料占塑料总用量的25%~30%。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塑料包装向功能化、高性能化和节省材料方向发展,阻透性包装是塑料包装进步的重要标志,特别适用于食品保鲜、贮存、运输和分销,延长保质期,方便顾客,发展速度快于一般包装。该项目来源于湖北省科技厅《功能性包装材料》项目,于1995年下半年开始研究,目的是针对现有聚合物材料阻隔性能较差,加工困难,原材料来源不足,不能满足包装要求的问题而进行改性,以获得高阻隔性包装材料。该项目通过科学的工艺及配方获得一种高性能、低成本、易回收,无污染的阻隔高分子材料,并制定出最合理、经济的工艺路线,实现了阻隔材料的工业化。在研制及生产的过程中,采用了自行研制的微磨剪切塑化装置及工艺,对无机硅酸盐粉体和树脂进行塑化和分散,并利用粒状、线状、平面状无机纳米材料不同的形表特性和元素特性,采用合理的复配方法,充分发挥各自的优点,使它们互补、协同,以层状硅酸盐为主体制造优良的纳米复合塑料,实现了纳米塑料熔融共混过程中的有效分散和消泡。该材料中,硅酸盐片层和树脂基体间形成近乎分子水平的共混,而且形成二维尺寸上的取向结构,改变的树脂的透气通道和树脂的结晶分布、程度及晶型,从而提高了基体树脂的阻隔性。其创新性在于:(1)采用了自行研制的微磨剪切塑化装置及工艺,对无机硅酸盐粉体和树脂进行塑化和分散;(2)利用粒状、线状、平面状无机纳米材料不同的形表特性和元素特性,创造性地进行优化匹配,充分发挥各自的优点,使它们互补、协同,以层状硅酸盐为主体制造优良的纳米复合塑料,实现了纳米塑料熔融共混过程中的有效分散和消泡。生产出来的PA6阻隔膜,其主要指标氧气透过系数达到5.11×10^(-13)cm^3·cm/cm^2·s·cmHg,为纯树脂的16倍,力学强度也均有提高。达到进口阻隔膜的水平。本产品已经在湖北纳米阳光科技有限公司、湖北咸宁市塑料厂生产,产品生产已经初具规模(目前已经有三条生产线在生产)。
包装是塑料最大的应用领域,一般包装用塑料占塑料总用量的25%~30%。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塑料包装向功能化、高性能化和节省材料方向发展,阻透性包装是塑料包装进步的重要标志,特别适用于食品保鲜、贮存、运输和分销,延长保质期,方便顾客,发展速度快于一般包装。该项目来源于湖北省科技厅《功能性包装材料》项目,于1995年下半年开始研究,目的是针对现有聚合物材料阻隔性能较差,加工困难,原材料来源不足,不能满足包装要求的问题而进行改性,以获得高阻隔性包装材料。该项目通过科学的工艺及配方获得一种高性能、低成本、易回收,无污染的阻隔高分子材料,并制定出最合理、经济的工艺路线,实现了阻隔材料的工业化。在研制及生产的过程中,采用了自行研制的微磨剪切塑化装置及工艺,对无机硅酸盐粉体和树脂进行塑化和分散,并利用粒状、线状、平面状无机纳米材料不同的形表特性和元素特性,采用合理的复配方法,充分发挥各自的优点,使它们互补、协同,以层状硅酸盐为主体制造优良的纳米复合塑料,实现了纳米塑料熔融共混过程中的有效分散和消泡。该材料中,硅酸盐片层和树脂基体间形成近乎分子水平的共混,而且形成二维尺寸上的取向结构,改变的树脂的透气通道和树脂的结晶分布、程度及晶型,从而提高了基体树脂的阻隔性。其创新性在于:(1)采用了自行研制的微磨剪切塑化装置及工艺,对无机硅酸盐粉体和树脂进行塑化和分散;(2)利用粒状、线状、平面状无机纳米材料不同的形表特性和元素特性,创造性地进行优化匹配,充分发挥各自的优点,使它们互补、协同,以层状硅酸盐为主体制造优良的纳米复合塑料,实现了纳米塑料熔融共混过程中的有效分散和消泡。生产出来的PA6阻隔膜,其主要指标氧气透过系数达到5.11×10^(-13)cm^3·cm/cm^2·s·cmHg,为纯树脂的16倍,力学强度也均有提高。达到进口阻隔膜的水平。本产品已经在湖北纳米阳光科技有限公司、湖北咸宁市塑料厂生产,产品生产已经初具规模(目前已经有三条生产线在生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