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详细介绍
“特晚熟芒果生产关键技术及产业化”是云南农业大学和华坪县园艺站,以云南省基金“芒果花芽调控再花机理研究”(2007C0058M)为基础共同申报的成果。该成果经过12年的前期研究和8年的推广,形成了特色鲜明、效益显著的特晚熟芒果产业,具体表现在: 1. 短截芒果初花期结果枝,创立芒果花期调控新方法,推迟花期18~24天,彻底解决了华坪县海拔1150~1450米范围内倒春寒危害严重的问题。基于此,制定了芒果花期调控技术和操作技术参数,以避开倒春寒危害,使次适宜区也能大量发展种植芒果。 2. 利用气温低果实发育时间长的规律,推后了芒果果实成熟时间。华坪县年平均气温19.9℃,果实生长发育所需时间比适宜区更长。加上推广种植晚熟品种,充分利用气候和品种两个因素,最大程度地推后果实生长发育时间(生长发育时间共5个半月),基于此,明确了选择晚熟品种推广种植原则,使华坪芒果成为国庆、中秋大规模上市的全国最晚熟芒果鲜果。 3.花期调控推迟花期,避开了芒果白粉病高发期,每年减少3次防治白粉病的喷药次数,降低了环境污染。基于此,制定了华坪特晚熟芒果病虫害防治技术。 4. 编制了“华坪县芒果发展总体规划” ,制定了“华坪特晚熟芒果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规程”、“绿色食品——华坪晚熟芒果标准化生产技术规程”,“华坪县优质晚熟芒果栽培技术”。 5. 2013~2015年,特晚熟芒果生产技术累计应用49.5万亩,产量29700万千克,实现销售额20.79亿元。平均亩产值达4200元,与传统栽培的果园相比,每亩增加2790.2元,增加了农民收入。花期减少使用农药3次,降低了环境污染,增加芒果安全性,减少生产费用。 6. 项目实施期间发表学术论文18篇,获国家发明专利授权1项,培养1名研究生、14名本科生,举办188期培训班,共培训农业技术人员和芒果种植业主15166人次。 2016年3月30日上午,经云南省农业厅组织省内外专家会议鉴定,该成果被鉴定为国内先进水平。
“特晚熟芒果生产关键技术及产业化”是云南农业大学和华坪县园艺站,以云南省基金“芒果花芽调控再花机理研究”(2007C0058M)为基础共同申报的成果。该成果经过12年的前期研究和8年的推广,形成了特色鲜明、效益显著的特晚熟芒果产业,具体表现在: 1. 短截芒果初花期结果枝,创立芒果花期调控新方法,推迟花期18~24天,彻底解决了华坪县海拔1150~1450米范围内倒春寒危害严重的问题。基于此,制定了芒果花期调控技术和操作技术参数,以避开倒春寒危害,使次适宜区也能大量发展种植芒果。 2. 利用气温低果实发育时间长的规律,推后了芒果果实成熟时间。华坪县年平均气温19.9℃,果实生长发育所需时间比适宜区更长。加上推广种植晚熟品种,充分利用气候和品种两个因素,最大程度地推后果实生长发育时间(生长发育时间共5个半月),基于此,明确了选择晚熟品种推广种植原则,使华坪芒果成为国庆、中秋大规模上市的全国最晚熟芒果鲜果。 3.花期调控推迟花期,避开了芒果白粉病高发期,每年减少3次防治白粉病的喷药次数,降低了环境污染。基于此,制定了华坪特晚熟芒果病虫害防治技术。 4. 编制了“华坪县芒果发展总体规划” ,制定了“华坪特晚熟芒果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规程”、“绿色食品——华坪晚熟芒果标准化生产技术规程”,“华坪县优质晚熟芒果栽培技术”。 5. 2013~2015年,特晚熟芒果生产技术累计应用49.5万亩,产量29700万千克,实现销售额20.79亿元。平均亩产值达4200元,与传统栽培的果园相比,每亩增加2790.2元,增加了农民收入。花期减少使用农药3次,降低了环境污染,增加芒果安全性,减少生产费用。 6. 项目实施期间发表学术论文18篇,获国家发明专利授权1项,培养1名研究生、14名本科生,举办188期培训班,共培训农业技术人员和芒果种植业主15166人次。 2016年3月30日上午,经云南省农业厅组织省内外专家会议鉴定,该成果被鉴定为国内先进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