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462849]中和料浆浓缩法制磷铵新工艺
交易价格:
面议
所属行业:
肥料
类型:
非专利
交易方式:
资料待完善
联系人:
所在地:
- 服务承诺
- 产权明晰
-
资料保密
对所交付的所有资料进行保密
- 如实描述
技术详细介绍
该项目成果是无机化工学科化肥生产领域中的一项重大技术进步。中国人多地少,发展农业,增产粮食历来是国民经济发展中最重要的问题。磷酸铵类肥料是当今世界高浓度复合肥中最重要的品种,对农业增产的效果特别显著。在发达国家,其产量占磷肥总量的70%以上。而中国在该项目开发成果大面积推广以前,还不到1%。为此,国家不得不花费巨额外汇进口磷铵。发达国家磷铵生产均采用传统的"磷酸浓缩法"工艺。这种工艺要求采用高品位优质磷矿为原料。中国的磷矿资源90%以上是难选的中低品位胶磷矿,传统工艺不能使用。因此以国产中品位磷矿生产磷铵长期未实现工业化,严重制约了中国高浓度磷复肥工业的发展。该项目开发的“中和料浆浓缩法”新工艺在突破了传统工艺的思维定势后,解决了直接使用国产中品位磷矿生产磷铵的关键难题,并在工业化过程中解决了一系列工艺和装备难题,为中国立足本国资源发展高浓度磷复肥工业开辟了一条新路。该项目开发的新工艺不仅对磷矿的适应性强,中国的大部分磷矿都能用。而且能量利用率高,设备材质要求低,装备完全国产化,流程简短,运行稳定,投资省,产品成本低。该项目成果在工业化、定型化、大型化和大面积推广过程中,工艺和装备不断得到完善和优化,日益显示出优越性,已经成为中国高浓度磷复肥生产的主导工艺路线之一。该项目1989年初完成3万吨/年国家工业性试验后,“七五”期间在全国21个省区推广建设了78套,总计生产能力243万吨的生产装置。最近几年这些装置部分经过应用近两个五年计划科技攻关开发的技术进行优化扩能,在投入很少的情况下,实现了装置能力翻番、翻两番甚至翻四番,取得了很好的企业效益。采用本工艺建立装置的磷铵生产能力占全国磷肥生产能力的20%,磷铵生产能力的60%左右。四川大学近年来在攻关成果的基础上,还创新地提出将本工艺装置与采用传统浓酸工艺的大型进口磷酸二铵装置“联产”,促进、改善后者的生产经营状态的全新思路。
该项目成果是无机化工学科化肥生产领域中的一项重大技术进步。中国人多地少,发展农业,增产粮食历来是国民经济发展中最重要的问题。磷酸铵类肥料是当今世界高浓度复合肥中最重要的品种,对农业增产的效果特别显著。在发达国家,其产量占磷肥总量的70%以上。而中国在该项目开发成果大面积推广以前,还不到1%。为此,国家不得不花费巨额外汇进口磷铵。发达国家磷铵生产均采用传统的"磷酸浓缩法"工艺。这种工艺要求采用高品位优质磷矿为原料。中国的磷矿资源90%以上是难选的中低品位胶磷矿,传统工艺不能使用。因此以国产中品位磷矿生产磷铵长期未实现工业化,严重制约了中国高浓度磷复肥工业的发展。该项目开发的“中和料浆浓缩法”新工艺在突破了传统工艺的思维定势后,解决了直接使用国产中品位磷矿生产磷铵的关键难题,并在工业化过程中解决了一系列工艺和装备难题,为中国立足本国资源发展高浓度磷复肥工业开辟了一条新路。该项目开发的新工艺不仅对磷矿的适应性强,中国的大部分磷矿都能用。而且能量利用率高,设备材质要求低,装备完全国产化,流程简短,运行稳定,投资省,产品成本低。该项目成果在工业化、定型化、大型化和大面积推广过程中,工艺和装备不断得到完善和优化,日益显示出优越性,已经成为中国高浓度磷复肥生产的主导工艺路线之一。该项目1989年初完成3万吨/年国家工业性试验后,“七五”期间在全国21个省区推广建设了78套,总计生产能力243万吨的生产装置。最近几年这些装置部分经过应用近两个五年计划科技攻关开发的技术进行优化扩能,在投入很少的情况下,实现了装置能力翻番、翻两番甚至翻四番,取得了很好的企业效益。采用本工艺建立装置的磷铵生产能力占全国磷肥生产能力的20%,磷铵生产能力的60%左右。四川大学近年来在攻关成果的基础上,还创新地提出将本工艺装置与采用传统浓酸工艺的大型进口磷酸二铵装置“联产”,促进、改善后者的生产经营状态的全新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