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468068]人造板连续平压生产线节能高效关键技术
交易价格:
面议
所属行业:
其他橡胶塑料
类型:
非专利
交易方式:
资料待完善
联系人:
所在地:
- 服务承诺
- 产权明晰
-
资料保密
对所交付的所有资料进行保密
- 如实描述
技术详细介绍
该项目属木材加工与人造板工艺技术领域。项目围绕制约人造板产业发展的共性技术,以连续平压生产技术升级更新间歇式生产技术,在人造板胶黏剂、热压固化、配套工艺技术与装备等关键环节进行研发创新,突破了降低人造板工业能耗、提高生产效率的技术关键。主要创新点如下:
1.人造板胶黏剂合成与应用。更新完善了甲醛系列树脂合成反应机理,创建了树脂合成复杂化学体系的多尺度模拟,建立了基于量子化学计算研究树脂合成反应机理和结构形成的新方法;发现了在脲醛树脂合成路线中尿素后期添加导致的去支化效应,揭示了影响低摩尔比脲醛树脂固化性能的结构缺陷;发明了树脂的高支化结构改造技术路线,解决了低摩尔比脲醛树脂性能劣化和生产效率低下的技术难题,为大幅度降低人造板甲醛释放量提供了技术支撑。
2.加速固化技术与配套装备。创建了穿透式蒸汽预热加速固化成套技术体系,研制了喷蒸预热装置,克服了常规热压技术生产效率低的不足,提高了连续平压中密度纤维板生产线生产效率15~40%;研发了具备压力释放特征的加压技术,提高了板坯密实化和树脂固化匹配性,降低了板坯内部蒸汽压对板坯的冲击破坏,消除了回弹应力对固化树脂的破坏,提高了板材内结合强度10%以上;通过集成创新,研发了连续平压生产线甲醛释放量在3mg/100g以下中密度纤维板成套生产技术。
3.连续平压创花板生产线与配套技术。研发了刨花板连续平压生产线国产化模块自主配置方案,显著降低连续平压刨花板生产线成本30%以上,刨花板单位能耗降低30%以上,提高了刨花板单线产能和产品品质;创建了高浓度甲醛制备与树脂制备一体化技术,节省制胶能耗30%以上,解决了制胶废水污染问题;通过技术集成创新,提高了连续平压刨花板生产线生产效率15%以上,刨花板甲醛释放量控制在3mg/100g以下。
该项目实现了连续平压生产线制造过程节能、生产工艺高效、产品性能环保的目标,相关技术已实现大规模工业化生产转化。项目为我国人造板节能高效技术提升和生产线升级改造提供了实施方案与技术支撑。该项目主要成果已在全国15个省市39家企业实现推广应用,审计报告和财务数据等表明,4家共同完成企业和2家最早使用该项目技术的代表性应用企业近3年实现新增销售额41.3亿元,新增利税6.2亿元,新增利润5.2亿元,产生了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在该项目成果研究和推广应用过程中,获省部级科学技术奖一等奖4项、省部级三等奖3项,授权发明专利22件,培养研究生38人,出版学术专著2部,发表研究论文143篇,其中SCI收录论文63篇。
该项目属木材加工与人造板工艺技术领域。项目围绕制约人造板产业发展的共性技术,以连续平压生产技术升级更新间歇式生产技术,在人造板胶黏剂、热压固化、配套工艺技术与装备等关键环节进行研发创新,突破了降低人造板工业能耗、提高生产效率的技术关键。主要创新点如下:
1.人造板胶黏剂合成与应用。更新完善了甲醛系列树脂合成反应机理,创建了树脂合成复杂化学体系的多尺度模拟,建立了基于量子化学计算研究树脂合成反应机理和结构形成的新方法;发现了在脲醛树脂合成路线中尿素后期添加导致的去支化效应,揭示了影响低摩尔比脲醛树脂固化性能的结构缺陷;发明了树脂的高支化结构改造技术路线,解决了低摩尔比脲醛树脂性能劣化和生产效率低下的技术难题,为大幅度降低人造板甲醛释放量提供了技术支撑。
2.加速固化技术与配套装备。创建了穿透式蒸汽预热加速固化成套技术体系,研制了喷蒸预热装置,克服了常规热压技术生产效率低的不足,提高了连续平压中密度纤维板生产线生产效率15~40%;研发了具备压力释放特征的加压技术,提高了板坯密实化和树脂固化匹配性,降低了板坯内部蒸汽压对板坯的冲击破坏,消除了回弹应力对固化树脂的破坏,提高了板材内结合强度10%以上;通过集成创新,研发了连续平压生产线甲醛释放量在3mg/100g以下中密度纤维板成套生产技术。
3.连续平压创花板生产线与配套技术。研发了刨花板连续平压生产线国产化模块自主配置方案,显著降低连续平压刨花板生产线成本30%以上,刨花板单位能耗降低30%以上,提高了刨花板单线产能和产品品质;创建了高浓度甲醛制备与树脂制备一体化技术,节省制胶能耗30%以上,解决了制胶废水污染问题;通过技术集成创新,提高了连续平压刨花板生产线生产效率15%以上,刨花板甲醛释放量控制在3mg/100g以下。
该项目实现了连续平压生产线制造过程节能、生产工艺高效、产品性能环保的目标,相关技术已实现大规模工业化生产转化。项目为我国人造板节能高效技术提升和生产线升级改造提供了实施方案与技术支撑。该项目主要成果已在全国15个省市39家企业实现推广应用,审计报告和财务数据等表明,4家共同完成企业和2家最早使用该项目技术的代表性应用企业近3年实现新增销售额41.3亿元,新增利税6.2亿元,新增利润5.2亿元,产生了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在该项目成果研究和推广应用过程中,获省部级科学技术奖一等奖4项、省部级三等奖3项,授权发明专利22件,培养研究生38人,出版学术专著2部,发表研究论文143篇,其中SCI收录论文63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