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详细介绍
近10年来,夏玉米在湖北省一些重点发展地区出现了快速增长的势头。根据对夏玉米生产现状的调查分析,主要存在以下风险:一是高温干旱的风险;二是大风雨涝造成倒伏的风险;三是病害的风险;四是栽培技术措施不配套的风险等。解决这些问题,根本途径应从品种入手,要求所选品种能够适应在夏季气候条件下稳健生长发育,耐高温、耐干旱、抗病害、抗倒伏,既高产又稳产;其次是落实好与品种特性相配套、与自然生态条件相适应的夏玉米高产稳产栽培技术措施襄阳市农业科学院玉米育种科研团队及时调整研究方向,把品种选育的重点定位在夏玉米上。围绕适宜夏播的玉米新品种选育自立课题,同时获得襄阳市科技局立项支持。 技术原理:为适应湖北省夏玉米生产特点和市场需求,以高产稳产、抗逆性强、适应性广和品质较好为选育目标,以综合性状优良、配合力好的自交系选育为基础,测配结合,加快强优势杂交组合鉴定和品种比较优选,由此推荐优选新组合参试,在更高水平上实现夏玉米新品种选育的突破。 具体指标:杂交种产量比对照增产5%以上,综合性优于对照,适于在湖北省丘平原地区5-6月夏季播种并正常生长发育;生育期中迟熟,株型半紧凑或紧凑,中偏打穗型,耐高温性好,结实性好,具有较好的抗倒伏性,对生育季节常发生纹枯病、茎腐病、锈病、穗粒腐病、大小班病具有较好抗性;在高中低水肥条件下生长发育正常、产量水平稳定。 技术创造性: 1、适宜湖北地区夏播玉米生产,有效解决了夏播玉米品种缺乏问题; 2、就品种自身而言,襄玉431具有耐高温、耐干旱、耐渍、高产、稳产和抗病性强等优点。 技术先进性:2013年夏,在整个组合鉴定中优势明显。2014年夏,进行品比鉴定,在整个品比试验中综合抗性、产量排名第一。在2015年湖北省夏玉米区试中,居第1位,较对照品种(郑单958)增产21.74%;2016年参加湖北省夏玉米区域试验续试,居第4位,较对照郑单958增产8.91%。2014-2016在省内外各地进行了布点试验示范,根据连续几年的优良表现选育而成。 技术成熟度:连续两年参加了湖北省区试试验和生产试验,表现突出,通过湖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适用范围:适于湖北省丘陵、平原地区作夏玉米种植。安全性:高产、稳产、综合抗性好、应用于生产无风险。
近10年来,夏玉米在湖北省一些重点发展地区出现了快速增长的势头。根据对夏玉米生产现状的调查分析,主要存在以下风险:一是高温干旱的风险;二是大风雨涝造成倒伏的风险;三是病害的风险;四是栽培技术措施不配套的风险等。解决这些问题,根本途径应从品种入手,要求所选品种能够适应在夏季气候条件下稳健生长发育,耐高温、耐干旱、抗病害、抗倒伏,既高产又稳产;其次是落实好与品种特性相配套、与自然生态条件相适应的夏玉米高产稳产栽培技术措施襄阳市农业科学院玉米育种科研团队及时调整研究方向,把品种选育的重点定位在夏玉米上。围绕适宜夏播的玉米新品种选育自立课题,同时获得襄阳市科技局立项支持。 技术原理:为适应湖北省夏玉米生产特点和市场需求,以高产稳产、抗逆性强、适应性广和品质较好为选育目标,以综合性状优良、配合力好的自交系选育为基础,测配结合,加快强优势杂交组合鉴定和品种比较优选,由此推荐优选新组合参试,在更高水平上实现夏玉米新品种选育的突破。 具体指标:杂交种产量比对照增产5%以上,综合性优于对照,适于在湖北省丘平原地区5-6月夏季播种并正常生长发育;生育期中迟熟,株型半紧凑或紧凑,中偏打穗型,耐高温性好,结实性好,具有较好的抗倒伏性,对生育季节常发生纹枯病、茎腐病、锈病、穗粒腐病、大小班病具有较好抗性;在高中低水肥条件下生长发育正常、产量水平稳定。 技术创造性: 1、适宜湖北地区夏播玉米生产,有效解决了夏播玉米品种缺乏问题; 2、就品种自身而言,襄玉431具有耐高温、耐干旱、耐渍、高产、稳产和抗病性强等优点。 技术先进性:2013年夏,在整个组合鉴定中优势明显。2014年夏,进行品比鉴定,在整个品比试验中综合抗性、产量排名第一。在2015年湖北省夏玉米区试中,居第1位,较对照品种(郑单958)增产21.74%;2016年参加湖北省夏玉米区域试验续试,居第4位,较对照郑单958增产8.91%。2014-2016在省内外各地进行了布点试验示范,根据连续几年的优良表现选育而成。 技术成熟度:连续两年参加了湖北省区试试验和生产试验,表现突出,通过湖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适用范围:适于湖北省丘陵、平原地区作夏玉米种植。安全性:高产、稳产、综合抗性好、应用于生产无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