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601363]西藏三江流域生态环境功能区生态恢复中关键技术研发
交易价格:
面议
所属行业:
生态保护
类型:
非专利
交易方式:
资料待完善
联系人:
所在地:
- 服务承诺
- 产权明晰
-
资料保密
对所交付的所有资料进行保密
- 如实描述
技术详细介绍
1.西藏“三江”流域地区(昌都地区)的生态功能区划课题组经过2年多的研究,在全面实地调查的基础上,通过遥感技术,根据全国《生态功能区划暂时规程》流程,从生态环境现状评价、生态环境敏感性评价、生态服务功能重要性评价三个方面,对西藏三江流域(指西藏昌都)地区进行了综合性生态功能区划:1个生态区、2个生态亚区、8个生态功能区,并对各区情况进行了描述。2.不同退化系统生态恢复关键技术研究根据研究区域的实际情况,将昌都地区划分为高山草地、亚高山寒温带、山地暖温带迹地、人工干扰系统(道路)和干旱河谷等不同的生态类型,针对上述系统中不同的退化类型,分别进行了生态恢复技术研究,初步总结出一套技术措施。特别是针对生态极为脆弱的干旱河谷地带,不仅进行了经济苗木示范,还进行了沼气示范,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3.生态恢复效益研究通过样地对比试验,经过生态恢复后10年,不仅植被覆盖率提高70%,植被结构更为合理,而且地表径流系数下降为原来的1/5,水土流失量大大减少。4.部分乡土树种的育苗技术对云杉、冷杉、山杨、巨柏等西藏高原地区的乡土树种进行了广泛的育苗试验,获得了第一手资料,并在此基础上总结出不同树种的育苗技术,为西藏林业工程中目前存在的苗木严重缺乏,及发展乡土树种提供了一定的科学依据。5.特色资源开发技术研究课题组在两年过程中,先后开发了“圣地红景天”等5种饮料,获得了西藏自治区食品卫生批号,成功的进行了工业化生产,并且有4种产品通过了中国质量认证中心的审核,获得了西藏第一张“有机产品认证标志”。目前这些产品均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
1.西藏“三江”流域地区(昌都地区)的生态功能区划课题组经过2年多的研究,在全面实地调查的基础上,通过遥感技术,根据全国《生态功能区划暂时规程》流程,从生态环境现状评价、生态环境敏感性评价、生态服务功能重要性评价三个方面,对西藏三江流域(指西藏昌都)地区进行了综合性生态功能区划:1个生态区、2个生态亚区、8个生态功能区,并对各区情况进行了描述。2.不同退化系统生态恢复关键技术研究根据研究区域的实际情况,将昌都地区划分为高山草地、亚高山寒温带、山地暖温带迹地、人工干扰系统(道路)和干旱河谷等不同的生态类型,针对上述系统中不同的退化类型,分别进行了生态恢复技术研究,初步总结出一套技术措施。特别是针对生态极为脆弱的干旱河谷地带,不仅进行了经济苗木示范,还进行了沼气示范,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3.生态恢复效益研究通过样地对比试验,经过生态恢复后10年,不仅植被覆盖率提高70%,植被结构更为合理,而且地表径流系数下降为原来的1/5,水土流失量大大减少。4.部分乡土树种的育苗技术对云杉、冷杉、山杨、巨柏等西藏高原地区的乡土树种进行了广泛的育苗试验,获得了第一手资料,并在此基础上总结出不同树种的育苗技术,为西藏林业工程中目前存在的苗木严重缺乏,及发展乡土树种提供了一定的科学依据。5.特色资源开发技术研究课题组在两年过程中,先后开发了“圣地红景天”等5种饮料,获得了西藏自治区食品卫生批号,成功的进行了工业化生产,并且有4种产品通过了中国质量认证中心的审核,获得了西藏第一张“有机产品认证标志”。目前这些产品均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