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680663]高效杀蚜剂(菌类素)的研制及应用
交易价格:
面议
所属行业:
农药
类型:
非专利
交易方式:
资料待完善
联系人:
所在地:
- 服务承诺
- 产权明晰
-
资料保密
对所交付的所有资料进行保密
- 如实描述
技术详细介绍
从分离获得的27属136株微生物中,筛选获得杀蚜活性强的灰绿拟青霉U-2菌株(鉴定为新种),探明了其生长发育和产生杀蚜活性物质的生态、生理条件;提纯得脂溶性杀蚜活性组分A;以生测结果为依据,从52科118种植物中筛选出协效。增效杀蚜作用强、易于取材的植物提取物;通过室内、田间试验,对比分析提出了菌类代谢物与植物是取物的最佳组合及配比,首次研制出G-P杀蚜剂(Gcrmmctabolitcandplantextraefcomoundaphieide)。经组织学切片、电镜超微结构研究、有关酶的活性测定及电泳分析,初步探讨了其杀蚜作用机理,研究确定了中试生产的工艺流程及参数,成功地进行了批量试生产,产品药效稳定。系统进行了对种蚜虫、部分鳞翅目害虫及主要天敌的毒效测定,杀蚜效果显著,可兼治部分鳞翅目害虫、对天敌安全。技术指标:稀释400倍,对蚜虫的防效达93.2-98.6%;兼治小菜粉蝶、小菜蛾、菜螟、甜菜夜蛾等鳞翅目害虫(86.6-98.2%);贮存期2年,2年内药效损失不高于25%。生产条件及其投资:按年产1500吨的规模计算:厂房:1200m<'2>,投资400万元。设备:主要有发酵设备、浓缩设备、空气产生及净化系统,植物浸提设备、锅炉等约计600万元。流动资金:200万元。共计投资:1200万元。原料:主要有马铃薯、蔗糖、无机盐等。动力:全负荷约计360KW。用工:55-65人。应用领域、市场预测及经济效益分析:应用领域:G-P杀蚜剂可用于农、林、果蔬花卉等各种蚜虫的防治。尤其适于无毒蔬菜、无 毒果品的生产。
从分离获得的27属136株微生物中,筛选获得杀蚜活性强的灰绿拟青霉U-2菌株(鉴定为新种),探明了其生长发育和产生杀蚜活性物质的生态、生理条件;提纯得脂溶性杀蚜活性组分A;以生测结果为依据,从52科118种植物中筛选出协效。增效杀蚜作用强、易于取材的植物提取物;通过室内、田间试验,对比分析提出了菌类代谢物与植物是取物的最佳组合及配比,首次研制出G-P杀蚜剂(Gcrmmctabolitcandplantextraefcomoundaphieide)。经组织学切片、电镜超微结构研究、有关酶的活性测定及电泳分析,初步探讨了其杀蚜作用机理,研究确定了中试生产的工艺流程及参数,成功地进行了批量试生产,产品药效稳定。系统进行了对种蚜虫、部分鳞翅目害虫及主要天敌的毒效测定,杀蚜效果显著,可兼治部分鳞翅目害虫、对天敌安全。技术指标:稀释400倍,对蚜虫的防效达93.2-98.6%;兼治小菜粉蝶、小菜蛾、菜螟、甜菜夜蛾等鳞翅目害虫(86.6-98.2%);贮存期2年,2年内药效损失不高于25%。生产条件及其投资:按年产1500吨的规模计算:厂房:1200m<'2>,投资400万元。设备:主要有发酵设备、浓缩设备、空气产生及净化系统,植物浸提设备、锅炉等约计600万元。流动资金:200万元。共计投资:1200万元。原料:主要有马铃薯、蔗糖、无机盐等。动力:全负荷约计360KW。用工:55-65人。应用领域、市场预测及经济效益分析:应用领域:G-P杀蚜剂可用于农、林、果蔬花卉等各种蚜虫的防治。尤其适于无毒蔬菜、无 毒果品的生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