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详细介绍
已有研究表明,温降过程中闸墩混凝土产生收缩变形,受到底部约束作用,超长闸墩结构中间部位出现较大拉应力。通常解决的办法是设置后浇带,缺点是影响工期。本项目采用设置膨胀加强带技术,利用微膨胀混凝土的限制膨胀作用,补偿混凝土收缩变形,降低闸墩中间部位的拉应力,使其拉应力数值低于当期混凝土轴心抗拉强度标准值,由此降低开裂可能性。本项目根据设置膨胀加强带取代后浇带的工程设计方案,对石山口水库泄洪闸闸墩混凝土力学性能进行了试验研究,对闸墩混凝土热力学性能原型观测资料进行了分析,对闸墩施工期温度应力进行了仿真分析,仿真分析中考虑了混凝土弹性模量、徐变等因素的龄期效应,分别计算了设置膨胀加强带和后浇带两种温控措施对温度场和应力场的影响,判断温度应力对闸墩结构的损伤影响,进而分析了设置膨胀加强带和后浇带两种温控措施的优缺点。数值分析与现场试验结果表明,通过合理设计膨胀加强带混凝土配合比,并采取适当表面保温措施后,降温过程中膨胀加强带表面产生的温度拉应力不超过混凝土抗拉强度,因此以膨胀加强带取代后浇带的施工方法是可行的。 本项目研究成果具有显著的工程应用价值,为大体积混凝土结构温度裂缝控制研究提供了资料,并为闸墩结构中设置膨胀加强带取代后浇带的工程做法提供了理论与试验依据。
已有研究表明,温降过程中闸墩混凝土产生收缩变形,受到底部约束作用,超长闸墩结构中间部位出现较大拉应力。通常解决的办法是设置后浇带,缺点是影响工期。本项目采用设置膨胀加强带技术,利用微膨胀混凝土的限制膨胀作用,补偿混凝土收缩变形,降低闸墩中间部位的拉应力,使其拉应力数值低于当期混凝土轴心抗拉强度标准值,由此降低开裂可能性。本项目根据设置膨胀加强带取代后浇带的工程设计方案,对石山口水库泄洪闸闸墩混凝土力学性能进行了试验研究,对闸墩混凝土热力学性能原型观测资料进行了分析,对闸墩施工期温度应力进行了仿真分析,仿真分析中考虑了混凝土弹性模量、徐变等因素的龄期效应,分别计算了设置膨胀加强带和后浇带两种温控措施对温度场和应力场的影响,判断温度应力对闸墩结构的损伤影响,进而分析了设置膨胀加强带和后浇带两种温控措施的优缺点。数值分析与现场试验结果表明,通过合理设计膨胀加强带混凝土配合比,并采取适当表面保温措施后,降温过程中膨胀加强带表面产生的温度拉应力不超过混凝土抗拉强度,因此以膨胀加强带取代后浇带的施工方法是可行的。 本项目研究成果具有显著的工程应用价值,为大体积混凝土结构温度裂缝控制研究提供了资料,并为闸墩结构中设置膨胀加强带取代后浇带的工程做法提供了理论与试验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