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为了获得更好的用户体验,请使用火狐、谷歌、360浏览器极速模式或IE8及以上版本的浏览器
帮助中心 | 关于我们
欢迎来到辽阳市科技创新服务平台,请 登录 | 注册
尊敬的 , 欢迎光临!  [会员中心]  [退出登录]
当前位置: 首页 >  科技成果  > 详细页

[01766148]蜡蚧轮枝菌、苦参碱等生物杀虫制剂

交易价格: 面议

所属行业: 农药

类型: 非专利

交易方式: 资料待完善

联系人:

所在地:

服务承诺
产权明晰
资料保密
对所交付的所有资料进行保密
如实描述
|
收藏
|

技术详细介绍

近年来随着中国保护地蔬菜栽培面积迅速发展,温室白粉虱、蚜虫、小菜蛾等害虫的发生逐年加重,对蔬菜产量和品质构成了极大威胁。长期以来蔬菜害虫的防治主要依靠化学农药,但随着农药的超剂量、高频率的重复使用,害虫对常用杀虫剂均产生了强烈的抗性,使其更加难以防治。而且化学农药大量使用还带来了农药残留、环境污染等一系列问题。探索蔬菜害虫安全高效的防治措施已迫在眉睫。项目以温室白粉虱、蚜虫、小菜蛾等蔬菜害虫为主攻对象,筛选出对蚜虫、白粉虱高致死率的球孢白僵菌和蜡蚧轮枝菌VL17。明确了蜡蚧轮枝菌VL17侵染蚜虫的生物学特性和大规模生产的固相发酵工艺、杀虫毒素产生的条件,从粗毒素中纯化出对白粉虱和蚜虫高毒力的杀虫活性成分并探索了杀虫物质的作用机理。系统评价了蜡蚧轮枝菌VL17菌株的环境安全性,明确了蜡蚧轮枝菌VL17菌株油剂、可湿性粉剂、水分散性粒剂的配方和加工工艺,建立了三种制剂的质量检测方法。通过多点田间试验蜡蚧轮枝菌VL17水分散粒剂可在蔬菜、草莓、棉花、小麦等作物上应用,防治桃蚜、棉蚜、麦蚜等各种蚜虫及温室白粉虱,平均防效达到75﹪以上。项目分离出辣椒碱纯品,筛选出2﹪辣椒碱乳油的配方,明确了辣椒碱对害虫的多种作用方式,并首次研究了辣椒碱对小菜蛾的作用机制。深入研究了苦参的室内种植、组织培养及细胞悬浮培养技术,明确了苦参碱的提取工艺和分离纯化工艺,成功创制出1﹪苦参碱可溶性液剂。蜡蚧轮枝菌VL17水分散粒剂和1﹪苦参碱可溶性液剂, 在全国十几个县市开展大面积田间示范试验,三年累积推广156.1万亩,减少产量损失131149.2万公斤,新增纯经济效益20.48亿元。杀虫生物制剂的推广应用对减少化学农药投放、降低农药残留,为保护生态环境和提升作物品质提供了技术保障;对农民增产、增收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作出了贡献。 项目历经5年研究,超额完成研究任务。筛选出2种生物源杀虫生物制剂,培养硕士研究生10名,发表学术论文31篇,申请1项国家发明专利(200810230170.3),获得1项实用新型专利(ZL200920012800X),新增纯经济效益20.48亿元。杀虫生物制剂的推广应用对减少化学农药投放、降低农药残留,为保护生态环境和提升作物品质提供了技术保障;对农民增产、增收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作出了贡献。
近年来随着中国保护地蔬菜栽培面积迅速发展,温室白粉虱、蚜虫、小菜蛾等害虫的发生逐年加重,对蔬菜产量和品质构成了极大威胁。长期以来蔬菜害虫的防治主要依靠化学农药,但随着农药的超剂量、高频率的重复使用,害虫对常用杀虫剂均产生了强烈的抗性,使其更加难以防治。而且化学农药大量使用还带来了农药残留、环境污染等一系列问题。探索蔬菜害虫安全高效的防治措施已迫在眉睫。项目以温室白粉虱、蚜虫、小菜蛾等蔬菜害虫为主攻对象,筛选出对蚜虫、白粉虱高致死率的球孢白僵菌和蜡蚧轮枝菌VL17。明确了蜡蚧轮枝菌VL17侵染蚜虫的生物学特性和大规模生产的固相发酵工艺、杀虫毒素产生的条件,从粗毒素中纯化出对白粉虱和蚜虫高毒力的杀虫活性成分并探索了杀虫物质的作用机理。系统评价了蜡蚧轮枝菌VL17菌株的环境安全性,明确了蜡蚧轮枝菌VL17菌株油剂、可湿性粉剂、水分散性粒剂的配方和加工工艺,建立了三种制剂的质量检测方法。通过多点田间试验蜡蚧轮枝菌VL17水分散粒剂可在蔬菜、草莓、棉花、小麦等作物上应用,防治桃蚜、棉蚜、麦蚜等各种蚜虫及温室白粉虱,平均防效达到75﹪以上。项目分离出辣椒碱纯品,筛选出2﹪辣椒碱乳油的配方,明确了辣椒碱对害虫的多种作用方式,并首次研究了辣椒碱对小菜蛾的作用机制。深入研究了苦参的室内种植、组织培养及细胞悬浮培养技术,明确了苦参碱的提取工艺和分离纯化工艺,成功创制出1﹪苦参碱可溶性液剂。蜡蚧轮枝菌VL17水分散粒剂和1﹪苦参碱可溶性液剂, 在全国十几个县市开展大面积田间示范试验,三年累积推广156.1万亩,减少产量损失131149.2万公斤,新增纯经济效益20.48亿元。杀虫生物制剂的推广应用对减少化学农药投放、降低农药残留,为保护生态环境和提升作物品质提供了技术保障;对农民增产、增收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作出了贡献。 项目历经5年研究,超额完成研究任务。筛选出2种生物源杀虫生物制剂,培养硕士研究生10名,发表学术论文31篇,申请1项国家发明专利(200810230170.3),获得1项实用新型专利(ZL200920012800X),新增纯经济效益20.48亿元。杀虫生物制剂的推广应用对减少化学农药投放、降低农药残留,为保护生态环境和提升作物品质提供了技术保障;对农民增产、增收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作出了贡献。

推荐服务:

主办单位:辽阳市科学技术局

技术支持单位:科易网

辽ICP备16017206号-1

辽公网安备 21100302203138号

关于我们

平台简介

联系我们

客服咨询

400-649-1633

工作日:08:30-21:00

节假日:08:30-12:00

13:30-17: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