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769600]废铜生产高精密铜合金产品资源化处理技术研发及产业化
交易价格:
面议
所属行业:
金属材料
类型:
非专利
交易方式:
资料待完善
联系人:
所在地:
- 服务承诺
- 产权明晰
-
资料保密
对所交付的所有资料进行保密
- 如实描述
技术详细介绍
中国为世界第一大铜资源消费国,但中国铜资源匮乏,依靠国内资源已不能解决铜产品的稳定供应问题,更不可能建立可靠的资源储备,因此,近年来,国家倡导一方面实施“走出去”的资源政策,大力利用海外铜矿资源,另一方面大力倡导废旧杂铜的再生资源的利用,变废为宝,才能有效地建立可靠的资源储备,有效地解决铜原料供应短缺局面。2009年国家工信部发布《促进中部地区原材料工业结构调整和优化升级方案》及《再生有色金属利用专项规划》中,明确要求加快构建覆盖全社会的有色金属资源回收利用体系,发展再生金属产业。中国与国外先进的再生处理工艺相比。对废铜的处理主要依赖于废铜重新冶炼成电解铜后进行铜合金板带材生产,该种生产方式在冶炼环节消耗大量的能源以及产生大量的环境污染,而在对废铜的预处理及直接再生循环利用工艺及装备整体水平落后,废杂铜的预处理及再生利用两大环节脱钩,中国至今没有一个从废杂铜拆解到直接循环利用的完整废杂铜工厂,废杂铜精炼工厂厂多规模小、工艺落后、装备差、环保问题严重,废铜生产的产品主要集中在低档产品上。而在高精密铜合金板带材领域,利用废铜直接再生利用无法有效解决因废铜杂质含量过高导致的热轧裂边、成品性能不均等核心问题。导致在此领域利用率极低。安徽精诚铜业股份有限公司作为国内铜加工行业再生资源循环利用示范企业,响应国家号召,大力实施对废铜再生资源的综合利用,实现循环经济等方面进行专题研究,实施技术创新和技术开发,研制以废铜为原料生产高精密铜合金产品资源化处理技术。项目主要研究开发的关键技术创新有七项:独特的废铜前处理装备技术、废铜熔炼精炼剂处理技术,废铜熔炼硼砂溶液覆盖剂技术,根据产品性能值要求采用不同品位废铜使用技术,独特的大锭热轧开坯温降控制热轧产品性能工艺,独特的板型控制技术创新,独特的产品性能叠加控制技术等。通过以上技术,成功解决了废铜熔炼难点技术、热轧难点技术、性能均匀性控制等难点技术,实现了利用关键技术,以废铜为原料直接进行熔炼,经工艺等创新,成功实现了废铜为原料直接生产高精密铜产品资源化处理技术。该技术被邱定蕃、张国成、王容川等有关专家评价为“该项目采用的废铜前处理、熔炼精炼剂处理、硼砂溶液覆盖剂等技术,形成了一个完整的资源循环利用产业,技术创新和集成创新性强,该项技术处于国内同类产品领先水平,技术水平国内领先。”利用该技术研发的高弹性锡磷青铜带,高精密铜基合金复合黄铜带、环保型中卷重紫铜带三种新产品通过安徽省科技局新产品科技成果鉴定,获得芜湖市科技进步奖。利用该技术生产的高精密铜合金带材经深圳方向电子有限公司、深圳市正泽祥金属供应链服务有限公司、昆山远泰翔精密金属有限公司和怡程股份有限公司试用表明:该产品价格合理,性能优越,关键性能指标达到同类进口产品水平,该技术大大提升了废铜利用率,国内中小型铜加工企业废杂铜利用率通常在30-40%之间,而该项目可实现废铜利用率达85%以上。近三年该产品累计实现销售收入675000万元,新增利润总额10382万元,税金总额11578万元,节支总额8501万元。近三年来企业利用废杂铜15万吨,相当于少开采铜矿石2250万吨,约可节约电能3900万千瓦小时,可少产生30万吨二氧化硫和1500万吨工业废渣。
中国为世界第一大铜资源消费国,但中国铜资源匮乏,依靠国内资源已不能解决铜产品的稳定供应问题,更不可能建立可靠的资源储备,因此,近年来,国家倡导一方面实施“走出去”的资源政策,大力利用海外铜矿资源,另一方面大力倡导废旧杂铜的再生资源的利用,变废为宝,才能有效地建立可靠的资源储备,有效地解决铜原料供应短缺局面。2009年国家工信部发布《促进中部地区原材料工业结构调整和优化升级方案》及《再生有色金属利用专项规划》中,明确要求加快构建覆盖全社会的有色金属资源回收利用体系,发展再生金属产业。中国与国外先进的再生处理工艺相比。对废铜的处理主要依赖于废铜重新冶炼成电解铜后进行铜合金板带材生产,该种生产方式在冶炼环节消耗大量的能源以及产生大量的环境污染,而在对废铜的预处理及直接再生循环利用工艺及装备整体水平落后,废杂铜的预处理及再生利用两大环节脱钩,中国至今没有一个从废杂铜拆解到直接循环利用的完整废杂铜工厂,废杂铜精炼工厂厂多规模小、工艺落后、装备差、环保问题严重,废铜生产的产品主要集中在低档产品上。而在高精密铜合金板带材领域,利用废铜直接再生利用无法有效解决因废铜杂质含量过高导致的热轧裂边、成品性能不均等核心问题。导致在此领域利用率极低。安徽精诚铜业股份有限公司作为国内铜加工行业再生资源循环利用示范企业,响应国家号召,大力实施对废铜再生资源的综合利用,实现循环经济等方面进行专题研究,实施技术创新和技术开发,研制以废铜为原料生产高精密铜合金产品资源化处理技术。项目主要研究开发的关键技术创新有七项:独特的废铜前处理装备技术、废铜熔炼精炼剂处理技术,废铜熔炼硼砂溶液覆盖剂技术,根据产品性能值要求采用不同品位废铜使用技术,独特的大锭热轧开坯温降控制热轧产品性能工艺,独特的板型控制技术创新,独特的产品性能叠加控制技术等。通过以上技术,成功解决了废铜熔炼难点技术、热轧难点技术、性能均匀性控制等难点技术,实现了利用关键技术,以废铜为原料直接进行熔炼,经工艺等创新,成功实现了废铜为原料直接生产高精密铜产品资源化处理技术。该技术被邱定蕃、张国成、王容川等有关专家评价为“该项目采用的废铜前处理、熔炼精炼剂处理、硼砂溶液覆盖剂等技术,形成了一个完整的资源循环利用产业,技术创新和集成创新性强,该项技术处于国内同类产品领先水平,技术水平国内领先。”利用该技术研发的高弹性锡磷青铜带,高精密铜基合金复合黄铜带、环保型中卷重紫铜带三种新产品通过安徽省科技局新产品科技成果鉴定,获得芜湖市科技进步奖。利用该技术生产的高精密铜合金带材经深圳方向电子有限公司、深圳市正泽祥金属供应链服务有限公司、昆山远泰翔精密金属有限公司和怡程股份有限公司试用表明:该产品价格合理,性能优越,关键性能指标达到同类进口产品水平,该技术大大提升了废铜利用率,国内中小型铜加工企业废杂铜利用率通常在30-40%之间,而该项目可实现废铜利用率达85%以上。近三年该产品累计实现销售收入675000万元,新增利润总额10382万元,税金总额11578万元,节支总额8501万元。近三年来企业利用废杂铜15万吨,相当于少开采铜矿石2250万吨,约可节约电能3900万千瓦小时,可少产生30万吨二氧化硫和1500万吨工业废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