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稻大穗基因Large Panicle 的克隆及其功能分析。
成果简介:
塑造水稻理想株型,提高水稻的光能利用率是进一步培育超高产水稻新品种的必由之路。水稻育种家们已经针对水稻的理想株型提出了许多具体指标,包括穗型、叶片形态、株高、分蘖力等。水稻分子生物学家们也就穗型、株高等重要性状的遗传机制进行了研究,目前已经克隆了部分重要基因。然而,到目前为止还没有发现可以直接用于水稻理想株型育种的关键基因。因此,紧紧围绕水稻理想株型的培育、提高光能利用率,挖掘和利用相关基因,不仅可为水稻育种直接提供材料,而且也对其他农作物的高产育种提供参考。
本研究在以粳稻品种中花11为背景的突变体中筛选到两个叶片卷曲、色泽加深,穗型变大的突变体lp1(Large Panicle 1)和lp2。该突变体的一次枝梗数和二次枝梗数与野生型相比显著增加,进而每穗粒数提高近50%;而其它农艺性状没有显著改变,表明LP突变后可以提高水稻的产量潜力,在水稻高产育种中有重要的利用价值。基因克隆分析表明LP编码一个具有kelch重复的F-box蛋白,在水稻的茎、叶片、叶鞘、分生组织和穗中均有表达。通过RNA干涉方法,敲除LP基因同样可以出现突变体的表型,暗示了可以通过基因工程的方法同时改良水稻的穗型和叶片形态,从而提高水稻的光能利用效率,达到高产的目的。该研究不仅加深了人们对水稻叶片和穗型发育的分子机理的认识,更重要的是提供了一条通过基因工程的方法塑造水稻理想株型、提高光能利用效率的有效途径。
主要技术(性能)指标:水稻产量潜力改良
应用范围:水稻高产育种
合作方式:科研合作
客服咨询
400-649-1633
工作日:08:30-21:00
节假日:08:30-12:00
13:30-17: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