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麦高抗赤霉病材料的创建和应用。
成果简介:
小麦赤霉病是由禾谷类镰刀菌引起的世界性小麦主要病害之一,在我国的长江中下游和华南冬麦区及东北春麦区东部尤为严重,目前已成为威胁我国小麦粮食安全和食品安全的第一大病害。近年来围绕小麦抗赤霉病研究,我们取得了以下进展:通过接种鉴定表明中国小麦地方品种海盐种和黄方柱具有优异的抗性,通过构建重组近交系群体结合连锁分析,我们在中国地方品种海盐种和黄方柱中鉴定了主效抗性新基因(Theoretical and Applied Genetics, 2011,Euphytica, 2012)。对197份由小麦地方品种和育成品种组成的自然群体进行了赤霉病-抗性分析,明确了这些品种的抗性表现,分析了主效QTL在自然群体中的分布和有利等位变异;在高抗赤霉病材料中,筛选到农艺性状较野生型明显改善(根系发达、多蘖和矮化),但抗性仍然保持的突变体。在高抗赤霉病小麦品种的突变体后代中筛选到感病突变体;在高感赤霉病品的突变后代中,筛选到的部分中-高抗的突变体。这些研究结果对赤霉病抗性基因挖掘、解析赤霉病抗性机制和培育高抗赤霉病小麦品种提供了重要理论依据与基因资源。
主要技术(性能)指标:
培育了高抗赤霉病且综合农艺性状比较优良的品系。筛选到与主效抗性紧密关联的分子标记,可用于标记辅助育种。
市场前景:
研究结果为小麦品种改良提供了重要基因资源,其中的关键品系/基因具有重要的育种价值。
应用范围:在全国小麦主产区均可应用。
合作方式:合作研究、技术服务、技术入股
客服咨询
400-649-1633
工作日:08:30-21:00
节假日:08:30-12:00
13:30-17: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