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034117]废铜铅料熔析真空挥发联合处理技术
交易价格:
面议
所属行业:
有色金属开采冶炼
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正在研发
交易方式:
技术转让
联系人:
李皆
进入空间
所在地:浙江金华市
- 服务承诺
- 产权明晰
-
资料保密
对所交付的所有资料进行保密
- 如实描述
技术详细介绍
技术简介:
“废铜铅料”指铜铅轴瓦合金废料、铅浮渣、铅除铜渣等。此类料的铜铅分离处理,主要是造锍法。存在的问题:作业时间长(14---20小时),操作工艺繁锁(工序多);炉床能率低(2---2.5吨/平方米/日);熔炼中须另加入苏打(6~8%)、铁屑(10~15%)及硫化剂等。这不但增加了炉料量,增加了成本,也降低产率及回收率(渣中耗损)。同时使冰铜铜品位难以提高(30~50%),铜回收率只有85~90%,锍中含铅高达20%,炉渣中的铜高达2~5%、铅1~3%。由于锍的强捕集贵金属的能力,使金银等贵金属不能很好地熔解于铅中回收,散失大。造锍分离法是非常成熟的传统方法,但按现代技术经济所要求的水平来看,铜铅分离技术必须来一个很高的提升。
本技术的核心内容:“铜铅轴瓦下角料的连续热离解机”属自主研发。用于处理复合板下角料,使其中的铁层与铜铅合金层剥离,可连续快速进行生产。其中铁条可作优质炼钢炉料出售。铜铅料作熔析备料。“铜铅料高温熔析机”,属自主研发。各类铜铅料经熔析机分离后可产:1.低铜粗铅料。其中大部分的贵金属及铟、锡等元素均富集于此,精炼后予以回收,并产纯铅。2.产高铜低铅料(含铅少于10%)。熔析机可连续生产:生产率高、成本低。所产的高铜料趁热加入真空感应炉中。在真空及强电磁搅拌下,挥发铅、硫化铅、砷、铟等,可使铜含铅降至1%以下,产粗铜。铅回收率可达98%以上,铜总回收率也可达98%以上。挥发物如果含砷不高,可直接返回熔析机。
本技术的工艺方案有一特别要点:原料的综合搭配操作:则含硫的料与不含硫的料搭配;含铅高的与含铅低的搭配,这样可充分广泛地利用铜铅料,包括高铅冰铜,也利于规模化生产(注:这是废料利用中的一种很好的方式)。挥发炉因此可产四种产物:1.挥发物。2.少量熔渣(原料中带入)。3.高铜冰铜(白冰铜)。4.粗铜。其中冰铜、粗铜均可出售。由于是热加料可使挥发炉的能耗降之最低,并同时可大大提高炉产能,降低其它生产成本。
与“造锍法”比较,不难看出,在工艺生产成本上的显著优势(相对经济效益)。加上传统法所具有的一般利润,两者之和就是本技术项目的经济效益所在。在本项目中能耗最大的是熔析机的加热(一般燃油)。但由于相对造锍反射炉而言:具有温度较低(900度左右);炉料品位高,连续作业产能大等特点。所以具有明显的低成本。与反射炉不同的是:由于是连续作业,因此,可以充分利用炉气余热来预热原料,这样可大大提高产率,同时大幅降低能耗。为本技术的主要优势之一。
技术简介:
“废铜铅料”指铜铅轴瓦合金废料、铅浮渣、铅除铜渣等。此类料的铜铅分离处理,主要是造锍法。存在的问题:作业时间长(14---20小时),操作工艺繁锁(工序多);炉床能率低(2---2.5吨/平方米/日);熔炼中须另加入苏打(6~8%)、铁屑(10~15%)及硫化剂等。这不但增加了炉料量,增加了成本,也降低产率及回收率(渣中耗损)。同时使冰铜铜品位难以提高(30~50%),铜回收率只有85~90%,锍中含铅高达20%,炉渣中的铜高达2~5%、铅1~3%。由于锍的强捕集贵金属的能力,使金银等贵金属不能很好地熔解于铅中回收,散失大。造锍分离法是非常成熟的传统方法,但按现代技术经济所要求的水平来看,铜铅分离技术必须来一个很高的提升。
本技术的核心内容:“铜铅轴瓦下角料的连续热离解机”属自主研发。用于处理复合板下角料,使其中的铁层与铜铅合金层剥离,可连续快速进行生产。其中铁条可作优质炼钢炉料出售。铜铅料作熔析备料。“铜铅料高温熔析机”,属自主研发。各类铜铅料经熔析机分离后可产:1.低铜粗铅料。其中大部分的贵金属及铟、锡等元素均富集于此,精炼后予以回收,并产纯铅。2.产高铜低铅料(含铅少于10%)。熔析机可连续生产:生产率高、成本低。所产的高铜料趁热加入真空感应炉中。在真空及强电磁搅拌下,挥发铅、硫化铅、砷、铟等,可使铜含铅降至1%以下,产粗铜。铅回收率可达98%以上,铜总回收率也可达98%以上。挥发物如果含砷不高,可直接返回熔析机。
本技术的工艺方案有一特别要点:原料的综合搭配操作:则含硫的料与不含硫的料搭配;含铅高的与含铅低的搭配,这样可充分广泛地利用铜铅料,包括高铅冰铜,也利于规模化生产(注:这是废料利用中的一种很好的方式)。挥发炉因此可产四种产物:1.挥发物。2.少量熔渣(原料中带入)。3.高铜冰铜(白冰铜)。4.粗铜。其中冰铜、粗铜均可出售。由于是热加料可使挥发炉的能耗降之最低,并同时可大大提高炉产能,降低其它生产成本。
与“造锍法”比较,不难看出,在工艺生产成本上的显著优势(相对经济效益)。加上传统法所具有的一般利润,两者之和就是本技术项目的经济效益所在。在本项目中能耗最大的是熔析机的加热(一般燃油)。但由于相对造锍反射炉而言:具有温度较低(900度左右);炉料品位高,连续作业产能大等特点。所以具有明显的低成本。与反射炉不同的是:由于是连续作业,因此,可以充分利用炉气余热来预热原料,这样可大大提高产率,同时大幅降低能耗。为本技术的主要优势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