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034283]一种新型的机动车动能回收装置
交易价格:
面议
所属行业:
其他交通运输
类型:
实用新型专利
技术成熟度:
通过小试
专利所属地:中国
专利号:200920039476.0
交易方式:
技术转让
技术转让
技术转让
联系人:
郭先生
进入空间
所在地:江苏镇江市
- 服务承诺
- 产权明晰
-
资料保密
对所交付的所有资料进行保密
- 如实描述
技术详细介绍
一种新型的机动车动能回收装置
专利名称:电动车制动能量回收利用装置
专 利 号:ZL 200920039476.0
申请日期:2009-4-15
申请状态:已授权
这是一种运输车辆制动能量回收的新型设计。该产品是以多个涡卷弹簧通过串联设计组成的大容量弹簧储能器,将车辆刹车减速时的动能以弹簧势能形式回收,并在车辆运行中能够实时提供驱动助力。本装置采用即存即放的控制方式,无需很大的储能器,具有体积小、效率高的特点。
该专利产品涉及的储能器及其控制机构与现有专利文献公开的方案比较,具有体积小重量轻,结构简单可靠的优点,可广泛应用于中小型车辆运行中的动能回收。
一、汽车动能回收的技术现状
汽车在运行中,特别是在市区街道行驶时,减速、刹车频繁重复。车辆刹车是通过磨擦作用产生制动力,将车辆的动能转化为无用的热能而被废弃,再次启动时又必须消耗大量能量。研究分析表明,在城市交通繁忙地段和山区低等级公路,汽车在行驶时的减速制动能量消耗占总能量消耗的30% 以上,大型载客巴士制动时消耗的惯性能量可达到发动机发出的总能量的百分之50%以上,这就意味着大量的油料浪费及污染的产生。
目前运输车辆的动能回收得到实际运用的技术方案有以下几种:一、电机-电池储能回收技术,对超级电容进行充电。优点:单位体积能量存储密度大,充放电时间短,效率高。技术还有待突破,目前质量不稳定,存在安全隐患。二、飞轮储能回收技术。优点:存储能力大,效率高。但结构复杂,制造成本高。三、高压流体储能回收技术。储能小,效率较低。还有一种国内常见的方案,通过电路控制直接对蓄电池进行充电。该过程经过能量的数次转换(机械能-→电能-→化学能-→电能),能量利用效率大大降低。
本专利提出的采用弹簧储能系统的动能回收方案,避免了能量的多次转换,使车辆制动减速时的能量回收可达到90%以上,大大提高了能量回收效率。
二、技术特点
该装置技术方案是以多个涡卷弹簧通过创新结构组成大容量弹簧储能器,其控制机构的技术特征是采用一只传动轮连接车辆的传动系统,作为能量输入输出共用的接入通道,使该装置对制动能量的回收储存和助力释放操作更加简单高效!本装置涉及的储能器及其控制机构具有体积小重量轻,结构简单可靠的优点,可应用于各种中小型交通运输车辆的节能。
本技术方案还可作为中小型车辆的辅助刹车装置,采用电磁控制方式,对车辆本身的制动系统功能毫无影响。在刹车减速操作时进行制动能量的回收储存,在起动加速操作时进行储存能量的释放。由于本装置采用即存即放的控制方式,无需很大的储能器,具有体积小、效率高的特点。
该装置只需一个传动轮连接车辆的传动系统,可在不改变原车基本结构的基础上进行加装,可迅速实现产业化,且节能效果突出!
该装置以最大储存圈数30圈的试制样品为例,其体积为Φ105×230 m m,重量控制在5公斤以内。加装本发明装置的电动自行车续行能力提高25%以上。
三、本发明市场开发前景及成本及利润评估
随着石油资源日趋紧张,节能环保必将成为经济发展趋势。运输车辆制动能量的回收利用是一条重要途径!目前我国汽车社会保有量已达4000万辆,并每年以两位数的速度递增,具国家发改委估计,到2010年,我国汽车社会保有量将达到5000万辆,若以每年消耗成品油5亿吨,每吨均价5000元计,即每年燃油费消耗将高达人民币2。5万亿元,若全国汽车中的一半安装上动能回收装置,并只按15 %的节油率计算,即可节约燃油费用2000多亿元,意义极其巨大。
本发明开发成本低,可在不改变原车基本结构的基础上进行加装!目前我们正处于新能源汽车技术突破和普及的前夜,作为一种技术储备,一旦得到应用,市场前景极为看好!还可获得国家节能减排产业政策支持。
而专利产品出口以及应用范围延伸的附加值由贵公司定位.本产品社会效益,市场前景的广阔是不言而喻的,希望具有经济实力的投资商能发现巨大的商机联系合作.
五、合作方式 独家转让或专利许可
投产条件 电动车生产厂商、普通机械配件生产厂商都可生产
一种新型的机动车动能回收装置
专利名称:电动车制动能量回收利用装置
专 利 号:ZL 200920039476.0
申请日期:2009-4-15
申请状态:已授权
这是一种运输车辆制动能量回收的新型设计。该产品是以多个涡卷弹簧通过串联设计组成的大容量弹簧储能器,将车辆刹车减速时的动能以弹簧势能形式回收,并在车辆运行中能够实时提供驱动助力。本装置采用即存即放的控制方式,无需很大的储能器,具有体积小、效率高的特点。
该专利产品涉及的储能器及其控制机构与现有专利文献公开的方案比较,具有体积小重量轻,结构简单可靠的优点,可广泛应用于中小型车辆运行中的动能回收。
一、汽车动能回收的技术现状
汽车在运行中,特别是在市区街道行驶时,减速、刹车频繁重复。车辆刹车是通过磨擦作用产生制动力,将车辆的动能转化为无用的热能而被废弃,再次启动时又必须消耗大量能量。研究分析表明,在城市交通繁忙地段和山区低等级公路,汽车在行驶时的减速制动能量消耗占总能量消耗的30% 以上,大型载客巴士制动时消耗的惯性能量可达到发动机发出的总能量的百分之50%以上,这就意味着大量的油料浪费及污染的产生。
目前运输车辆的动能回收得到实际运用的技术方案有以下几种:一、电机-电池储能回收技术,对超级电容进行充电。优点:单位体积能量存储密度大,充放电时间短,效率高。技术还有待突破,目前质量不稳定,存在安全隐患。二、飞轮储能回收技术。优点:存储能力大,效率高。但结构复杂,制造成本高。三、高压流体储能回收技术。储能小,效率较低。还有一种国内常见的方案,通过电路控制直接对蓄电池进行充电。该过程经过能量的数次转换(机械能-→电能-→化学能-→电能),能量利用效率大大降低。
本专利提出的采用弹簧储能系统的动能回收方案,避免了能量的多次转换,使车辆制动减速时的能量回收可达到90%以上,大大提高了能量回收效率。
二、技术特点
该装置技术方案是以多个涡卷弹簧通过创新结构组成大容量弹簧储能器,其控制机构的技术特征是采用一只传动轮连接车辆的传动系统,作为能量输入输出共用的接入通道,使该装置对制动能量的回收储存和助力释放操作更加简单高效!本装置涉及的储能器及其控制机构具有体积小重量轻,结构简单可靠的优点,可应用于各种中小型交通运输车辆的节能。
本技术方案还可作为中小型车辆的辅助刹车装置,采用电磁控制方式,对车辆本身的制动系统功能毫无影响。在刹车减速操作时进行制动能量的回收储存,在起动加速操作时进行储存能量的释放。由于本装置采用即存即放的控制方式,无需很大的储能器,具有体积小、效率高的特点。
该装置只需一个传动轮连接车辆的传动系统,可在不改变原车基本结构的基础上进行加装,可迅速实现产业化,且节能效果突出!
该装置以最大储存圈数30圈的试制样品为例,其体积为Φ105×230 m m,重量控制在5公斤以内。加装本发明装置的电动自行车续行能力提高25%以上。
三、本发明市场开发前景及成本及利润评估
随着石油资源日趋紧张,节能环保必将成为经济发展趋势。运输车辆制动能量的回收利用是一条重要途径!目前我国汽车社会保有量已达4000万辆,并每年以两位数的速度递增,具国家发改委估计,到2010年,我国汽车社会保有量将达到5000万辆,若以每年消耗成品油5亿吨,每吨均价5000元计,即每年燃油费消耗将高达人民币2。5万亿元,若全国汽车中的一半安装上动能回收装置,并只按15 %的节油率计算,即可节约燃油费用2000多亿元,意义极其巨大。
本发明开发成本低,可在不改变原车基本结构的基础上进行加装!目前我们正处于新能源汽车技术突破和普及的前夜,作为一种技术储备,一旦得到应用,市场前景极为看好!还可获得国家节能减排产业政策支持。
而专利产品出口以及应用范围延伸的附加值由贵公司定位.本产品社会效益,市场前景的广阔是不言而喻的,希望具有经济实力的投资商能发现巨大的商机联系合作.
五、合作方式 独家转让或专利许可
投产条件 电动车生产厂商、普通机械配件生产厂商都可生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