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为了获得更好的用户体验,请使用火狐、谷歌、360浏览器极速模式或IE8及以上版本的浏览器
帮助中心 | 关于我们
欢迎来到辽阳市科技创新服务平台,请 登录 | 注册
尊敬的 , 欢迎光临!  [会员中心]  [退出登录]
当前位置: 首页 >  科技成果  > 详细页

[00058720]斜拉式建筑房屋

交易价格: 面议

所属行业: 其他建筑建材

类型: 实用新型专利

技术成熟度: 正在研发

专利所属地:中国

专利号:200920238092.1

交易方式: 技术转让

联系人: 郭泰安

进入空间

所在地:广东广州市

服务承诺
产权明晰
资料保密
对所交付的所有资料进行保密
如实描述
|
收藏
|

技术详细介绍

  技术简介:斜拉式建筑房屋是一种崭新的建筑模式,它彻底改变了千百年的旧传统,给城市带来了全新的面貌,具有节地,节能,环保……的功能,完全符合当今世界建筑发展的方向,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斜拉楼”的特点:   1、占用土地面积少。比常规建筑少70%以上。   2、基础施工简单。仅中筒需开挖地基,便于机械化施工。   3、首层留空,可用作停车场或绿化用地,美化环境。   4、柱截面小,200×200。室内外见不到柱。空间使用良好。   5、柱子不受压,而是受拉力,充分发挥钢材抗拉强度大的优势。   6、楼梯、电梯、走道集中,节省交通面积。   7、上下水道及各种管线由中筒放射铺设,大大缩短线路长度。   8、屋顶钢拉索之间铺盖彩色膜挡雨,可建成别具一格的运动场。   9、“斜拉楼”结构紧凑合理,总投资比常规建筑节省20%左右。   10、可扩宽城市道路。如沿街对称排列建设“斜拉楼”,则可任意扩宽路面(如图)。   11、“斜拉楼”也可建在水上,只要中筒和桥墩连结即可。不占用陆地,群楼可组成水上花园。   12、中筒的顶部可做水塔和电梯的维修间。   13、目前世界的建筑房屋向旋转方向发展,斜拉建筑为此创造了条件。   14、斜拉建筑房屋一梯多户,节省楼梯面积,而且避免了“门对门”的风水忌讳。   15、斜拉建筑房屋节省地质钻探费用,一栋楼房只钻一技术孔。   关于“斜拉楼”的技术可行性分析。众所周知,在高层建筑的结构体系中,筒中筒结构被公认为最稳定、抗震性能最好的结构。“斜拉楼”就是筒中筒结构!实际上“斜拉楼”的力学构成,就是斜拉桥和框架楼的有机组合。楼中梁、板、基础的受力情况与常规建筑无异!唯顶梁除承担弯矩外,纵向受压,其抗压截面应按计算结果适当加大。而柱子的受力相反,由常规的受压变成受拉,并将拉力传递给屋顶(即中筒的塔顶)的钢拉索承担。斜拉桥技术诞生生于在二十世纪五十年代,第一座斜拉桥,(斯特雷姆伍特桥)于1955年在瑞典建成,至今已五十多年,运行正常。目前全世界已建成斜拉桥300多座。此项技术已非常成熟!钢拉索陈旧可以置换,单条拉索承力已达千吨,而“斜拉楼”的单索拉力可控制在五百吨左右……因此,“斜拉楼”在技术上是完全可行的。退一步说,不用钢拉索承担拉力,改用型钢砼或钢筋砼作拉杆也是轻而易举的事情。由此可见,斜拉楼在技术可行性方面是万无一失!   技术的应用领域前景分析:应用领域很全面,所有类型的建筑都可以运用此技术建设。未来前景无限光明。   经济收益分析:双赢结果,双方都可以从中获得很高的经济效益。不同角度而已。有很大市场扩展空间,技术基本成型,就缺资金开发。   厂房条件建议:开发商要求,需要有实力的企业或建设集团。设计院要求,必须是甲级建筑设计院。
  技术简介:斜拉式建筑房屋是一种崭新的建筑模式,它彻底改变了千百年的旧传统,给城市带来了全新的面貌,具有节地,节能,环保……的功能,完全符合当今世界建筑发展的方向,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斜拉楼”的特点:   1、占用土地面积少。比常规建筑少70%以上。   2、基础施工简单。仅中筒需开挖地基,便于机械化施工。   3、首层留空,可用作停车场或绿化用地,美化环境。   4、柱截面小,200×200。室内外见不到柱。空间使用良好。   5、柱子不受压,而是受拉力,充分发挥钢材抗拉强度大的优势。   6、楼梯、电梯、走道集中,节省交通面积。   7、上下水道及各种管线由中筒放射铺设,大大缩短线路长度。   8、屋顶钢拉索之间铺盖彩色膜挡雨,可建成别具一格的运动场。   9、“斜拉楼”结构紧凑合理,总投资比常规建筑节省20%左右。   10、可扩宽城市道路。如沿街对称排列建设“斜拉楼”,则可任意扩宽路面(如图)。   11、“斜拉楼”也可建在水上,只要中筒和桥墩连结即可。不占用陆地,群楼可组成水上花园。   12、中筒的顶部可做水塔和电梯的维修间。   13、目前世界的建筑房屋向旋转方向发展,斜拉建筑为此创造了条件。   14、斜拉建筑房屋一梯多户,节省楼梯面积,而且避免了“门对门”的风水忌讳。   15、斜拉建筑房屋节省地质钻探费用,一栋楼房只钻一技术孔。   关于“斜拉楼”的技术可行性分析。众所周知,在高层建筑的结构体系中,筒中筒结构被公认为最稳定、抗震性能最好的结构。“斜拉楼”就是筒中筒结构!实际上“斜拉楼”的力学构成,就是斜拉桥和框架楼的有机组合。楼中梁、板、基础的受力情况与常规建筑无异!唯顶梁除承担弯矩外,纵向受压,其抗压截面应按计算结果适当加大。而柱子的受力相反,由常规的受压变成受拉,并将拉力传递给屋顶(即中筒的塔顶)的钢拉索承担。斜拉桥技术诞生生于在二十世纪五十年代,第一座斜拉桥,(斯特雷姆伍特桥)于1955年在瑞典建成,至今已五十多年,运行正常。目前全世界已建成斜拉桥300多座。此项技术已非常成熟!钢拉索陈旧可以置换,单条拉索承力已达千吨,而“斜拉楼”的单索拉力可控制在五百吨左右……因此,“斜拉楼”在技术上是完全可行的。退一步说,不用钢拉索承担拉力,改用型钢砼或钢筋砼作拉杆也是轻而易举的事情。由此可见,斜拉楼在技术可行性方面是万无一失!   技术的应用领域前景分析:应用领域很全面,所有类型的建筑都可以运用此技术建设。未来前景无限光明。   经济收益分析:双赢结果,双方都可以从中获得很高的经济效益。不同角度而已。有很大市场扩展空间,技术基本成型,就缺资金开发。   厂房条件建议:开发商要求,需要有实力的企业或建设集团。设计院要求,必须是甲级建筑设计院。

推荐服务:

主办单位:辽阳市科学技术局

技术支持单位:科易网

辽ICP备16017206号-1

辽公网安备 21100302203138号

关于我们

平台简介

联系我们

客服咨询

400-649-1633

工作日:08:30-21:00

节假日:08:30-12:00

13:30-17: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