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060610]室内机
交易价格:
面议
所属行业:
家用电器
类型:
实用新型专利
技术成熟度:
通过小试
专利所属地:中国
专利号:201020004156.4
交易方式:
技术转让
技术转让
联系人:
舒方硕
进入空间
所在地:湖北荆州市
- 服务承诺
- 产权明晰
-
资料保密
对所交付的所有资料进行保密
- 如实描述
技术详细介绍
本实用新型涉及空调机的室内机,适合风险投资公司和名牌空调企业实施。
本技术避免了在变频技术上与他人进行同质化恶性竞争。由于受专利法保护,他人不能仿冒跟风,谁能率先实施本技术,谁就在最佳空气循环技术方面有近九年的时间的处于优势地位。利用这个时间将企业打造成高成长性公司并且上市,是非常有希望的。
目前,公知的室内机有挂壁式、吸顶式和立柜式。挂壁式室内机的出气口位于进气口的下方,两者相互靠近的那两条边缘的距离大约只有5-10cm,这就造成了室内机工作时,从出气口流出的空气,一部分又迅速被进气口吸进去,出气口与进气口之间始终有空气作近距离循环,从而降低了这部分空气对室内气温的调节作用,或者说降低了空调机的能量效率。吸顶式室内机的出气口和进气口处于同一平面,两者相互靠近的那两条边缘的距离大约也只有5-10cm,因此也存在上述问题。立柜式室内机的出气口位于进气口的上方,两者相互靠近的那两条边缘的距离大约有40-50cm,比上述两种室内机的这种距离要长,导致作近距离循环的空气在比例上要比上述两种室内机少一些,而且行程也长一些,因此立柜式室内机的能量效率要高一些。以上三种室内机制出的能量,特别是热,大部分集中一般人身高以上的空间,被浪费掉了。
立柜式室内机的能量效率虽然高于挂壁式和吸顶式室内机,但它摆放在室内要占用地面面积,而且由于一般都是斜着摆放在墙角,这样就在它的背面形成了一个三角形死角,这个死角既无法清扫,又浪费了室内使用面积。
以下实验结果可以证明以上结论。
实验(一):某房间内装有一挂壁式室内机,出气口距离地面210cm,在房间的地面某一点(A1)放置一气温计,测得气温为9℃,然后再在该点的垂直高度190cm处(B1)放置一气温计,测得气温为11℃。关闭门窗启动空调机制热,将制热所要达到气温设定为26℃,同时将室内机的上下风摆调到向下吹风的位置,此时室内机的显示窗显示进气口(C1)的气温为11℃。制热15分钟时,位于A1的气温计显示为10℃,位于B1的气温计显示为14℃,室内机的显示窗显示C1的气温为18℃。此时,A1比C1的气温低8(18-10)℃,B1比C 1的气温低4(18-14)℃,A1比B1的气温低4(14-10)℃。制热30分钟时,位于A1的气温计显示为11℃,位于B1的气温计显示为16℃,室内机的显示窗显示C1的气温为25℃。此时,A1比C1的气温低14(25-11)℃,B1比C1的气温低9(25-16)℃,A1比B1的气温低5(16-11)℃。A1与 C1、 B1比C1和A1与B1、的温差均加大。
这个实验说明,1、室内机吹出的热能,大部分悬于一般人身高以上的空间,且主要集中在室内机周围;2、因为人在室内很少会在一般人身高以上的空间活动,所以,悬于一般人身高以上空间的热能,基本上应视为是浪费掉了的;3、制热时间越长,一般人身高以下的空间与一般人身高以上的空间的气温差越大,即浪费越大;4、当进风口已经达到设定的气温时,
一般人以下的空间还远远没有达到设定的气温,而此时室外机却停机,或作低频运行,根本无法满足人们的使用需要;5、造成以上结果的原因是,挂壁式室内机的进气口在出气口之上,且均位于一般人的身高以上,两者的距离又太近,有较多比例的空气在位于一般人身高以上的空间作近距离循环;6、不论是制热还是制冷,作近距离循环的空气比例越多,行程越短,就可使进入循环的全部空气热得或冷得越快,与热交换器的温差缩小得越快。根据热传递理论,温差越小,热传递率就越低,在本案中具体表现为制热或制冷效果快速变差,即为空调机的能量效率快速降低。综合以上现象和分析,可以得出以下结论:目前流行的挂壁式室内机,不但能量效率低,而且能量浪费大。
实验(二):某室内装有一台立柜式室内机,出气口与进气口相互靠近的那两条边缘的距离为44cm。在位于该机正中正前方4m处的地面(A2)放置一气温计,然后再在该点的垂直高度1.6m处(B2)放置一气温计,关闭门窗后,在这两点测得的气温均为9℃。将室内机出气口的导气叶片的方向拨到与地面平行后,启动空调制热,将制热所要达到气温设定为26℃。制热30分钟时,位于A2的气温计显示为11℃,位于B2的气温计显示为15℃,前一点比后一点低4(15-11)℃,使人明显地感到上热下凉,不是很舒服。关闭空调,打开门窗,使上述两点的气温回复到9℃。同时,将室内机从正面进气改造成从底面进气,并使进气底面(进气口)高于地面5cm。出气口与进气口相互靠近的那两条边缘的距离扩大到70cm。关闭门窗,再次启动空调制热。制热30分钟时,位于A2的气温计显示为13℃,位于B2的气温计显示为15℃,前一点仅比后一点低2(15-13)℃,这不仅使人没有明显的上热下凉的感觉,重要的是使位于地面的那一点的气温提高了2℃。
这个实验说明,在一定范围内,进气口离出气口的距离越远,离地面的距离越近,空调的能量效率就越高,其作用越是集中于一般人身高以下的空间,且使不同高度的气温差越小,使人觉得舒适些。
立柜式室内机的能量效率虽然高于挂壁式和吸顶式室内机,但它摆放在室内要占用地面面积,而且由于一般都是斜着摆放在墙角,这样就在它的背面形成了一个三角形死角,这个死角既无法清扫,又浪费了室内使用面积。
为了克服目前分体式空调机能量效率低、且浪费大、运行时室内不同点的气温差较大、占用和浪费室内地面面积,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室内机,既能提高空调机的能量效率,减少能量浪费,又能使室内不同点的气温差较小,还不占用和浪费室内地面面积。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将室内机的出气口设于进气口的上方,进气口设于立面或下端端面。对于进气口设于下端立面的室内机,其出气口的下边缘与进气口的上边缘相距180-250cm;对于进气口设于下端端面的室内机,其出气口的下边缘与下端端面相距180-250cm。将本实用新型挂壁安装时,对于进气口设于下端立面的室内机,使进气口的下边缘贴近地面;对于进气口设于下端端面的室内机,使下端端面距离地面5-15cm。这样,从出气口吹出的热气或冷气将由近及远地落到或近于地面后,才被进气口吸进去,使空调机输出的能量充分作用于一般人身高一下的活动空间,从而提高室内机的能量效率,并减少能量浪费。另外,外形为四分之一圆筒形的室内机紧靠墙角安装,并将其上面分别处于两个相互垂直立面上的两个挂孔分别挂到夹角成直角的两面墙壁上的挂钩上,下端离地面5-15cm。这样,同时就解决了立柜式室内机占用室内地面面积,并在其后面形成三角形死角,难于清扫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涉及空调机的室内机,适合风险投资公司和名牌空调企业实施。
本技术避免了在变频技术上与他人进行同质化恶性竞争。由于受专利法保护,他人不能仿冒跟风,谁能率先实施本技术,谁就在最佳空气循环技术方面有近九年的时间的处于优势地位。利用这个时间将企业打造成高成长性公司并且上市,是非常有希望的。
目前,公知的室内机有挂壁式、吸顶式和立柜式。挂壁式室内机的出气口位于进气口的下方,两者相互靠近的那两条边缘的距离大约只有5-10cm,这就造成了室内机工作时,从出气口流出的空气,一部分又迅速被进气口吸进去,出气口与进气口之间始终有空气作近距离循环,从而降低了这部分空气对室内气温的调节作用,或者说降低了空调机的能量效率。吸顶式室内机的出气口和进气口处于同一平面,两者相互靠近的那两条边缘的距离大约也只有5-10cm,因此也存在上述问题。立柜式室内机的出气口位于进气口的上方,两者相互靠近的那两条边缘的距离大约有40-50cm,比上述两种室内机的这种距离要长,导致作近距离循环的空气在比例上要比上述两种室内机少一些,而且行程也长一些,因此立柜式室内机的能量效率要高一些。以上三种室内机制出的能量,特别是热,大部分集中一般人身高以上的空间,被浪费掉了。
立柜式室内机的能量效率虽然高于挂壁式和吸顶式室内机,但它摆放在室内要占用地面面积,而且由于一般都是斜着摆放在墙角,这样就在它的背面形成了一个三角形死角,这个死角既无法清扫,又浪费了室内使用面积。
以下实验结果可以证明以上结论。
实验(一):某房间内装有一挂壁式室内机,出气口距离地面210cm,在房间的地面某一点(A1)放置一气温计,测得气温为9℃,然后再在该点的垂直高度190cm处(B1)放置一气温计,测得气温为11℃。关闭门窗启动空调机制热,将制热所要达到气温设定为26℃,同时将室内机的上下风摆调到向下吹风的位置,此时室内机的显示窗显示进气口(C1)的气温为11℃。制热15分钟时,位于A1的气温计显示为10℃,位于B1的气温计显示为14℃,室内机的显示窗显示C1的气温为18℃。此时,A1比C1的气温低8(18-10)℃,B1比C 1的气温低4(18-14)℃,A1比B1的气温低4(14-10)℃。制热30分钟时,位于A1的气温计显示为11℃,位于B1的气温计显示为16℃,室内机的显示窗显示C1的气温为25℃。此时,A1比C1的气温低14(25-11)℃,B1比C1的气温低9(25-16)℃,A1比B1的气温低5(16-11)℃。A1与 C1、 B1比C1和A1与B1、的温差均加大。
这个实验说明,1、室内机吹出的热能,大部分悬于一般人身高以上的空间,且主要集中在室内机周围;2、因为人在室内很少会在一般人身高以上的空间活动,所以,悬于一般人身高以上空间的热能,基本上应视为是浪费掉了的;3、制热时间越长,一般人身高以下的空间与一般人身高以上的空间的气温差越大,即浪费越大;4、当进风口已经达到设定的气温时,
一般人以下的空间还远远没有达到设定的气温,而此时室外机却停机,或作低频运行,根本无法满足人们的使用需要;5、造成以上结果的原因是,挂壁式室内机的进气口在出气口之上,且均位于一般人的身高以上,两者的距离又太近,有较多比例的空气在位于一般人身高以上的空间作近距离循环;6、不论是制热还是制冷,作近距离循环的空气比例越多,行程越短,就可使进入循环的全部空气热得或冷得越快,与热交换器的温差缩小得越快。根据热传递理论,温差越小,热传递率就越低,在本案中具体表现为制热或制冷效果快速变差,即为空调机的能量效率快速降低。综合以上现象和分析,可以得出以下结论:目前流行的挂壁式室内机,不但能量效率低,而且能量浪费大。
实验(二):某室内装有一台立柜式室内机,出气口与进气口相互靠近的那两条边缘的距离为44cm。在位于该机正中正前方4m处的地面(A2)放置一气温计,然后再在该点的垂直高度1.6m处(B2)放置一气温计,关闭门窗后,在这两点测得的气温均为9℃。将室内机出气口的导气叶片的方向拨到与地面平行后,启动空调制热,将制热所要达到气温设定为26℃。制热30分钟时,位于A2的气温计显示为11℃,位于B2的气温计显示为15℃,前一点比后一点低4(15-11)℃,使人明显地感到上热下凉,不是很舒服。关闭空调,打开门窗,使上述两点的气温回复到9℃。同时,将室内机从正面进气改造成从底面进气,并使进气底面(进气口)高于地面5cm。出气口与进气口相互靠近的那两条边缘的距离扩大到70cm。关闭门窗,再次启动空调制热。制热30分钟时,位于A2的气温计显示为13℃,位于B2的气温计显示为15℃,前一点仅比后一点低2(15-13)℃,这不仅使人没有明显的上热下凉的感觉,重要的是使位于地面的那一点的气温提高了2℃。
这个实验说明,在一定范围内,进气口离出气口的距离越远,离地面的距离越近,空调的能量效率就越高,其作用越是集中于一般人身高以下的空间,且使不同高度的气温差越小,使人觉得舒适些。
立柜式室内机的能量效率虽然高于挂壁式和吸顶式室内机,但它摆放在室内要占用地面面积,而且由于一般都是斜着摆放在墙角,这样就在它的背面形成了一个三角形死角,这个死角既无法清扫,又浪费了室内使用面积。
为了克服目前分体式空调机能量效率低、且浪费大、运行时室内不同点的气温差较大、占用和浪费室内地面面积,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室内机,既能提高空调机的能量效率,减少能量浪费,又能使室内不同点的气温差较小,还不占用和浪费室内地面面积。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将室内机的出气口设于进气口的上方,进气口设于立面或下端端面。对于进气口设于下端立面的室内机,其出气口的下边缘与进气口的上边缘相距180-250cm;对于进气口设于下端端面的室内机,其出气口的下边缘与下端端面相距180-250cm。将本实用新型挂壁安装时,对于进气口设于下端立面的室内机,使进气口的下边缘贴近地面;对于进气口设于下端端面的室内机,使下端端面距离地面5-15cm。这样,从出气口吹出的热气或冷气将由近及远地落到或近于地面后,才被进气口吸进去,使空调机输出的能量充分作用于一般人身高一下的活动空间,从而提高室内机的能量效率,并减少能量浪费。另外,外形为四分之一圆筒形的室内机紧靠墙角安装,并将其上面分别处于两个相互垂直立面上的两个挂孔分别挂到夹角成直角的两面墙壁上的挂钩上,下端离地面5-15cm。这样,同时就解决了立柜式室内机占用室内地面面积,并在其后面形成三角形死角,难于清扫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