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661024]糯米粉精深加工技术集成与应用
交易价格:
面议
所属行业:
方便食品
类型:
非专利
交易方式:
资料待完善
联系人:
所在地:
- 服务承诺
- 产权明晰
-
资料保密
对所交付的所有资料进行保密
- 如实描述
技术详细介绍
针对糯米粉加工中存在的主要瓶颈问题,该项目从工艺技改、糯米粉贮藏及其淀粉改性、糯米粉新产品技术开发等进行了如下原创性研制:
1、工艺技改提效:将磨浆机安装在自行设计的双轨滑轮上,通过滑轮移动磨浆机,方便磨粉机的维修和更换,省力降耗,实现一机多料碾磨,提高磨浆机的使用效率;针对水磨糯米粉排放废水中营养固形物,设计3层不同孔径的外罩随离心旋转排水,形成二级过滤,达到污水处理量大,明显降低废水中固形物含量和增加其回收率,减少废水中营养物污染环境,使污水经短期COD处理即可达标排放。
2、围绕糯米粉贮藏和糯米粉产品冷冻易裂、保水性差,开展应用技术研究:发现了糯米粉在0℃~2℃下分段预冷处理,及调节库中氧和二氧化碳的浓度,能确保糯米原有风味和延长货架寿命;攻克了充氮条件下糯米支链淀粉分子稳定进行羟丙基改性,再进行干法磷酸基改性,所制羟丙基磷酸酯糯米淀粉应用在冷冻糯米粉产品中,具有超强的保水性和抗冻裂性,经鼠试验,每天摄入量大于10g/kg,安全性高。
3、特色糯米粉产品技术开发:开发了将山药护色、硬化、打浆等处理技术,并与糯米粉混合,加入淀粉、乳化剂和增稠剂等,先经双螺杆挤压机进行100~120℃预糊化,再进行二次挤压制得人造糯米;白米在8℃下浸泡24小时后脱水与膨化的糯米混合研磨,苹果、草莓、菠萝、火龙果、猕猴桃等水果浆液浓缩、喷雾干燥,所获水果速溶粉与白米和膨化糯米混合碾磨,可得水果保健米粉;通过单因素和正交试验,研究出油炸南瓜糯米糕的配比和油炸温度、时间、加水量等最佳工艺参数,或在糯米粉加入菊粉,经粳米粉调制制作产品,经质构分析,确定配置成速冻汤圆菊粉或菊糖米糕粉的工艺条件;将糯米浸泡水和水磨废水,经离心所获沉淀物,通过漂洗去色素后蒸煮、干燥、碾磨,所得粉料可用作蘑菇等微生物培养基。
4、开发糯米中直链淀粉快速测定方法:依国家标准,选择直链淀粉含量呈梯度分布的标准糯米粉为对照样;取待检样品浸泡、烘干、磨成粉,在-5℃的温度下冷冻5小时后烘干得待检糯米粉;将待检糯米粉和对照样品经I2-KI溶液充分染色后进行比较,若染色介于两对照样品之间则取其平均值,从而判断出直链淀粉的含量。
通过项目的执行,授权发明专利11项;发表论文4篇,其中1篇被SCI收录;主要10项技术和9个开发产品在全国10多个城镇20多家食品企业销售,利用率达95%以上;自2015年起来,新技术应用后,新增销售额128670.00万元,新增利润5875.50万元,新增税收293.77万元。
针对糯米粉加工中存在的主要瓶颈问题,该项目从工艺技改、糯米粉贮藏及其淀粉改性、糯米粉新产品技术开发等进行了如下原创性研制:
1、工艺技改提效:将磨浆机安装在自行设计的双轨滑轮上,通过滑轮移动磨浆机,方便磨粉机的维修和更换,省力降耗,实现一机多料碾磨,提高磨浆机的使用效率;针对水磨糯米粉排放废水中营养固形物,设计3层不同孔径的外罩随离心旋转排水,形成二级过滤,达到污水处理量大,明显降低废水中固形物含量和增加其回收率,减少废水中营养物污染环境,使污水经短期COD处理即可达标排放。
2、围绕糯米粉贮藏和糯米粉产品冷冻易裂、保水性差,开展应用技术研究:发现了糯米粉在0℃~2℃下分段预冷处理,及调节库中氧和二氧化碳的浓度,能确保糯米原有风味和延长货架寿命;攻克了充氮条件下糯米支链淀粉分子稳定进行羟丙基改性,再进行干法磷酸基改性,所制羟丙基磷酸酯糯米淀粉应用在冷冻糯米粉产品中,具有超强的保水性和抗冻裂性,经鼠试验,每天摄入量大于10g/kg,安全性高。
3、特色糯米粉产品技术开发:开发了将山药护色、硬化、打浆等处理技术,并与糯米粉混合,加入淀粉、乳化剂和增稠剂等,先经双螺杆挤压机进行100~120℃预糊化,再进行二次挤压制得人造糯米;白米在8℃下浸泡24小时后脱水与膨化的糯米混合研磨,苹果、草莓、菠萝、火龙果、猕猴桃等水果浆液浓缩、喷雾干燥,所获水果速溶粉与白米和膨化糯米混合碾磨,可得水果保健米粉;通过单因素和正交试验,研究出油炸南瓜糯米糕的配比和油炸温度、时间、加水量等最佳工艺参数,或在糯米粉加入菊粉,经粳米粉调制制作产品,经质构分析,确定配置成速冻汤圆菊粉或菊糖米糕粉的工艺条件;将糯米浸泡水和水磨废水,经离心所获沉淀物,通过漂洗去色素后蒸煮、干燥、碾磨,所得粉料可用作蘑菇等微生物培养基。
4、开发糯米中直链淀粉快速测定方法:依国家标准,选择直链淀粉含量呈梯度分布的标准糯米粉为对照样;取待检样品浸泡、烘干、磨成粉,在-5℃的温度下冷冻5小时后烘干得待检糯米粉;将待检糯米粉和对照样品经I2-KI溶液充分染色后进行比较,若染色介于两对照样品之间则取其平均值,从而判断出直链淀粉的含量。
通过项目的执行,授权发明专利11项;发表论文4篇,其中1篇被SCI收录;主要10项技术和9个开发产品在全国10多个城镇20多家食品企业销售,利用率达95%以上;自2015年起来,新技术应用后,新增销售额128670.00万元,新增利润5875.50万元,新增税收293.77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