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为了获得更好的用户体验,请使用火狐、谷歌、360浏览器极速模式或IE8及以上版本的浏览器
帮助中心 | 关于我们
欢迎来到辽阳市科技创新服务平台,请 登录 | 注册
尊敬的 , 欢迎光临!  [会员中心]  [退出登录]
当前位置: 首页 >  科技成果  > 详细页

[00699517]沿海基础设施混凝土耐久性劣化机理及防护关键技术与应用

交易价格: 面议

所属行业: 建筑结构

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正在研发

交易方式: 其他

联系人:柯安星

所在地:福建厦门市

服务承诺
产权明晰
资料保密
对所交付的所有资料进行保密
如实描述
|
收藏
|

技术详细介绍

  一、所属领域
  土木工程
  二、技术或产品名称

  沿海基础设施混凝土耐久性劣化机理及防护关键技术与应用

三、技术水平

  为满足山东半岛沿海地区混凝土基础设施快速、安全施工,高耐久、长寿命运营,青岛理工大学、中国科学院海洋所、青岛益群地下城开发有限公司、青岛市政集团砼业工程有限公司、中交一航局第二工程有限公司共同承担了“沿海基础设施混凝土耐久性劣化机理及防护关键技术与应用”项目。该项目针对沿海地区基础设施特殊的服役环境条件,提炼海工混凝土面临的主要破坏因素。考虑多因素劣化模型计算与分析,建立了沿海地区基础设施混凝土结构耐久性设计方法。开发了海工高性能混凝土,建立了混凝土耐久性监测与评估体系,实现了在青岛地铁中的应用,保障了地铁工程的经济性、安全性和耐久性。系统研究了凝土表面浸渍/内掺改性的憎水机理,以及开裂状态下混凝土防水机理,提出了混凝土结构防护用渗透型涂料应用技术标准与评价体系,为混凝土表面浸渍和内掺改性防水处理的实际工程应用提供了理论基础和操作规范。研发了用于混凝土冷却塔的长效性涂层体系提出了系统的重防腐涂料评价方法,为混凝土冷却塔的长寿命安全运营提供有力保障。研究成果总体达到国内领先水平,混凝土中水分可视化成像追踪、水分
  空间分布定量表征、C45 高性能地铁衬砌混凝土开发、应用及其耐久性长期监测等成果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四、技术简介
  随着我国“一带一路”和“海洋强国”发展战略的推进以及大湾区城市集群
  发展的趋势,海洋平台、海港码头、海底隧道、跨海大桥、沿海城市地铁、
  人工岛礁等重大基础设施建设日益增多。沿海地区的特殊环境条件,既有与新建的沿海混凝土基础设施面临巨大的腐蚀破坏风险,深入理解沿海基础设施混凝土的耐久性劣化机理,并保障和提高其长期服役性能是学术和工程界关注的热点问题。
  本项目针对沿海混凝土基础设施特殊的服役环境,从混凝土耐久性劣化机理、高性能混凝土制备与工程应用、耐久性监测与评估、混凝土憎水防护与成膜型涂层防护技术等多方面开展了系统研究,主要包括:
  (1)引入先进的中子成像技术,突破混凝土材料的非透明局限,实现 了混凝土水分传输的可视化及其动态追踪,揭示了水分与氯离子非同步传输规律;捕捉并揭示了水分侵入裂缝最初始阶段的运动特征,解决了早期侵入难以追踪和量化的难题;研制了荷载-冻融/介质传输耦合测试装置,揭示了荷载
  -海水-冻融耦合下混凝土损伤机理;提出了沿海地铁衬砌混凝土耐久性设计关键参数。
  (2)采用多元复合技术开发了施工性能良好、耐久性与体积稳定性优异的海工高性能混凝土,解决了衬砌混凝土难施工、易开裂和拱顶空洞问题;实现了海底隧道和地铁施工弃渣的有效利用,节约资源,绿色施工;研制了混凝土耐久性传感器、嵌入式钢筋腐蚀监测系统,实现了对沿海地铁混凝土长期性能的监测与实时评价,成果应用于青岛地铁 3 号线等工程。
  (3)成功实现了混凝土内部憎水层的可视化定量测定,揭示了混凝土增水作用机理;针对沿海地区海水长期作用,揭示了荷载裂缝对憎水防护性能的影响规律;提出了渗透型憎水材料技术性能指标及其检验和试验方法, 成果纳入我国第一部相关行业标准《混凝土结构用渗透型涂料》;成果应用于青岛地铁、青岛董家口港码头、东营广利港区通用码头等工程。
  (4)研发了用于混凝土冷却塔的长效性涂层体系,其中表干区涂层体系具有优异的裂缝追随性能、耐盐雾性能和耐老化性能,主要用于冷却塔底部人字柱及塔筒外壁防护;表湿区涂层体系具有湿固化性能以及优异的耐冲刷
  和耐介质侵蚀性能,主要用于冷却塔底部淋水梁、柱及塔筒内表面的防护;
  提出了系统的重防腐涂料评价方法,成果应用于混凝土冷却塔等工程。
  本项目发表学术论文 105 篇,其中 SCI/EI 检索论文 82 篇;取得知识产权 31 项,其中授权发明专利 8 项、实用新型专利 20 项、软件著作权 3 项;
  参编国家行业标准 1 部,省级标准 2 部;获批省级工法 5 项。成果获青岛市
  科技进步二等奖 2 项、三等奖 1 项。
  研究成果完善了沿海基础设施混凝土耐久性基础理论与腐蚀防护关键技术,已成功应用于青岛地铁、董家口港码头、广利港区码头、电厂冷却塔等沿海重大基础设施工程,有效保障了工程结构的耐久性,为“一带一路”和“海洋强国”、“海洋强省”战略的顺利实施提供重要支撑。
  五、创新点及性能指标
  5。1基于中子成像技术的沿海基础设施混凝土复合劣化机理研究
  引入先进的中子成像技术,突破混凝土材料的非透明局限,实现了混凝土水分传输的可视化及其动态追踪,揭示了水分与氯离子非同步传输规律; 捕捉并揭示了水分侵入裂缝最初始阶段的运动特征,解决了早期侵入难以追踪和量化的难题;研制了荷载-冻融/介质传输耦合测试装置,揭示了荷载-海水-冻融耦合下混凝土损伤机理;提出了沿海地铁衬砌混凝土耐久性设计关键参数。
  5。2海工高性能混凝土开发、应用与性能监测
  采用多元复合技术开发了施工性能良好、耐久性与体积稳定性优异的海工高性能混凝土,解决了衬砌混凝土难施工、易开裂和拱顶空洞问题;实现了海底隧道和地铁施工弃渣的有效利用,节约资源,绿色施工;研制了混凝土耐久性传感器、嵌入式钢筋腐蚀监测系统,实现了对沿海地铁混凝土长期性能的监测与实时评价,成果应用于青岛地铁 3 号线等工程。
  5。3渗透型憎水材料表面浸渍与内掺改性混凝土防护技术研究
  成功实现了混凝土内部憎水层的可视化定量测定,揭示了混凝土增水作用机理;针对沿海地区海水长期作用,揭示了荷载裂缝对憎水防护性能的影
  响规律;提出了渗透型憎水材料技术性能指标及其检验和试验方法,成果纳
  入我国第一部相关行业标准《混凝土结构用渗透型涂料》;成果应用于青岛地铁、青岛董家口港码头、东营广利港区通用码头等工程。
  5。4成膜型混凝土涂层体系研发与应用关键技术

  研发了用于混凝土冷却塔的长效性涂层体系,其中表干区涂层体系具有优异的裂缝追随性能、耐盐雾性能和耐老化性能,主要用于冷却塔底部人字柱及塔筒外壁防护;表湿区涂层体系具有湿固化性能以及优异的耐冲刷和耐介质侵蚀性能,主要用于冷却塔底部淋水梁、柱及塔筒内表面的防护;提出了系统的重防腐涂料评价方法,成果应用于混凝土冷却塔等工程。

图片.png

中子成像技术介绍

  一、所属领域
  土木工程
  二、技术或产品名称

  沿海基础设施混凝土耐久性劣化机理及防护关键技术与应用

三、技术水平

  为满足山东半岛沿海地区混凝土基础设施快速、安全施工,高耐久、长寿命运营,青岛理工大学、中国科学院海洋所、青岛益群地下城开发有限公司、青岛市政集团砼业工程有限公司、中交一航局第二工程有限公司共同承担了“沿海基础设施混凝土耐久性劣化机理及防护关键技术与应用”项目。该项目针对沿海地区基础设施特殊的服役环境条件,提炼海工混凝土面临的主要破坏因素。考虑多因素劣化模型计算与分析,建立了沿海地区基础设施混凝土结构耐久性设计方法。开发了海工高性能混凝土,建立了混凝土耐久性监测与评估体系,实现了在青岛地铁中的应用,保障了地铁工程的经济性、安全性和耐久性。系统研究了凝土表面浸渍/内掺改性的憎水机理,以及开裂状态下混凝土防水机理,提出了混凝土结构防护用渗透型涂料应用技术标准与评价体系,为混凝土表面浸渍和内掺改性防水处理的实际工程应用提供了理论基础和操作规范。研发了用于混凝土冷却塔的长效性涂层体系提出了系统的重防腐涂料评价方法,为混凝土冷却塔的长寿命安全运营提供有力保障。研究成果总体达到国内领先水平,混凝土中水分可视化成像追踪、水分
  空间分布定量表征、C45 高性能地铁衬砌混凝土开发、应用及其耐久性长期监测等成果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四、技术简介
  随着我国“一带一路”和“海洋强国”发展战略的推进以及大湾区城市集群
  发展的趋势,海洋平台、海港码头、海底隧道、跨海大桥、沿海城市地铁、
  人工岛礁等重大基础设施建设日益增多。沿海地区的特殊环境条件,既有与新建的沿海混凝土基础设施面临巨大的腐蚀破坏风险,深入理解沿海基础设施混凝土的耐久性劣化机理,并保障和提高其长期服役性能是学术和工程界关注的热点问题。
  本项目针对沿海混凝土基础设施特殊的服役环境,从混凝土耐久性劣化机理、高性能混凝土制备与工程应用、耐久性监测与评估、混凝土憎水防护与成膜型涂层防护技术等多方面开展了系统研究,主要包括:
  (1)引入先进的中子成像技术,突破混凝土材料的非透明局限,实现 了混凝土水分传输的可视化及其动态追踪,揭示了水分与氯离子非同步传输规律;捕捉并揭示了水分侵入裂缝最初始阶段的运动特征,解决了早期侵入难以追踪和量化的难题;研制了荷载-冻融/介质传输耦合测试装置,揭示了荷载
  -海水-冻融耦合下混凝土损伤机理;提出了沿海地铁衬砌混凝土耐久性设计关键参数。
  (2)采用多元复合技术开发了施工性能良好、耐久性与体积稳定性优异的海工高性能混凝土,解决了衬砌混凝土难施工、易开裂和拱顶空洞问题;实现了海底隧道和地铁施工弃渣的有效利用,节约资源,绿色施工;研制了混凝土耐久性传感器、嵌入式钢筋腐蚀监测系统,实现了对沿海地铁混凝土长期性能的监测与实时评价,成果应用于青岛地铁 3 号线等工程。
  (3)成功实现了混凝土内部憎水层的可视化定量测定,揭示了混凝土增水作用机理;针对沿海地区海水长期作用,揭示了荷载裂缝对憎水防护性能的影响规律;提出了渗透型憎水材料技术性能指标及其检验和试验方法, 成果纳入我国第一部相关行业标准《混凝土结构用渗透型涂料》;成果应用于青岛地铁、青岛董家口港码头、东营广利港区通用码头等工程。
  (4)研发了用于混凝土冷却塔的长效性涂层体系,其中表干区涂层体系具有优异的裂缝追随性能、耐盐雾性能和耐老化性能,主要用于冷却塔底部人字柱及塔筒外壁防护;表湿区涂层体系具有湿固化性能以及优异的耐冲刷
  和耐介质侵蚀性能,主要用于冷却塔底部淋水梁、柱及塔筒内表面的防护;
  提出了系统的重防腐涂料评价方法,成果应用于混凝土冷却塔等工程。
  本项目发表学术论文 105 篇,其中 SCI/EI 检索论文 82 篇;取得知识产权 31 项,其中授权发明专利 8 项、实用新型专利 20 项、软件著作权 3 项;
  参编国家行业标准 1 部,省级标准 2 部;获批省级工法 5 项。成果获青岛市
  科技进步二等奖 2 项、三等奖 1 项。
  研究成果完善了沿海基础设施混凝土耐久性基础理论与腐蚀防护关键技术,已成功应用于青岛地铁、董家口港码头、广利港区码头、电厂冷却塔等沿海重大基础设施工程,有效保障了工程结构的耐久性,为“一带一路”和“海洋强国”、“海洋强省”战略的顺利实施提供重要支撑。
  五、创新点及性能指标
  5。1基于中子成像技术的沿海基础设施混凝土复合劣化机理研究
  引入先进的中子成像技术,突破混凝土材料的非透明局限,实现了混凝土水分传输的可视化及其动态追踪,揭示了水分与氯离子非同步传输规律; 捕捉并揭示了水分侵入裂缝最初始阶段的运动特征,解决了早期侵入难以追踪和量化的难题;研制了荷载-冻融/介质传输耦合测试装置,揭示了荷载-海水-冻融耦合下混凝土损伤机理;提出了沿海地铁衬砌混凝土耐久性设计关键参数。
  5。2海工高性能混凝土开发、应用与性能监测
  采用多元复合技术开发了施工性能良好、耐久性与体积稳定性优异的海工高性能混凝土,解决了衬砌混凝土难施工、易开裂和拱顶空洞问题;实现了海底隧道和地铁施工弃渣的有效利用,节约资源,绿色施工;研制了混凝土耐久性传感器、嵌入式钢筋腐蚀监测系统,实现了对沿海地铁混凝土长期性能的监测与实时评价,成果应用于青岛地铁 3 号线等工程。
  5。3渗透型憎水材料表面浸渍与内掺改性混凝土防护技术研究
  成功实现了混凝土内部憎水层的可视化定量测定,揭示了混凝土增水作用机理;针对沿海地区海水长期作用,揭示了荷载裂缝对憎水防护性能的影
  响规律;提出了渗透型憎水材料技术性能指标及其检验和试验方法,成果纳
  入我国第一部相关行业标准《混凝土结构用渗透型涂料》;成果应用于青岛地铁、青岛董家口港码头、东营广利港区通用码头等工程。
  5。4成膜型混凝土涂层体系研发与应用关键技术

  研发了用于混凝土冷却塔的长效性涂层体系,其中表干区涂层体系具有优异的裂缝追随性能、耐盐雾性能和耐老化性能,主要用于冷却塔底部人字柱及塔筒外壁防护;表湿区涂层体系具有湿固化性能以及优异的耐冲刷和耐介质侵蚀性能,主要用于冷却塔底部淋水梁、柱及塔筒内表面的防护;提出了系统的重防腐涂料评价方法,成果应用于混凝土冷却塔等工程。

图片.png

中子成像技术介绍

推荐服务:

主办单位:辽阳市科学技术局

技术支持单位:科易网

辽ICP备16017206号-1

辽公网安备 21100302203138号

关于我们

平台简介

联系我们

客服咨询

400-649-1633

工作日:08:30-21:00

节假日:08:30-12:00

13:30-17: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