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为了获得更好的用户体验,请使用火狐、谷歌、360浏览器极速模式或IE8及以上版本的浏览器
帮助中心 | 关于我们
欢迎来到辽阳市科技创新服务平台,请 登录 | 注册
尊敬的 , 欢迎光临!  [会员中心]  [退出登录]
当前位置: 首页 >  科技成果  > 详细页

[00701033]马褂木良种选育和区域试验研究

交易价格: 面议

所属行业: 养殖

类型: 非专利

交易方式: 资料待完善

联系人:

所在地:

服务承诺
产权明晰
资料保密
对所交付的所有资料进行保密
如实描述
|
收藏
|

技术详细介绍

课题来源与背景:该课题为广西科学研究与技术开发计划项目“生态林业科技支撑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合同编号:10100012)的课题“马褂木良种选育和区域试验研究”(编号:桂科攻10100012-2)。一直以来,广西主要人工林以桉、松、杉为主,树种相对单一,这三个树种的选育及推广为广西林业经济的发展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效益。但桉树由于不耐低温,在桂北地区生长不佳,而松树主要造林区也主要在桂东南,桂中、桂西南一带。桂北地区一直以杉木用材林为主导,急需寻找一些新的适生树种来丰富桂北地区单一的人工林现状。马褂木是广西乡土树种,具有速生、耐寒、树体高大、出材率高、材性优良等特点,同时马褂木是落叶树种,落叶多且易分解,营养元素归还率高(>30%-40%),具有培肥土壤的作用。因此开展马褂木种源选择、优良无性系评选、高产高效栽培技术研究,可为广西人工林发展带来重要的经济、生态及社会效益。技术原理及性能指标:技术原理:根据遗传学、林木育种学、森林培育学原理,通过大规模种源试验、无性系测定试验揭示马褂木种源间、个体间、无性系间的变异水平、变异规律及遗传与环境的交互模式,选择出适于广西区域生长的优良种源、优良无性系。同时研发出优良无性系的配套栽培技术体系,实现良种、良法的有机结合。成果指标:完成了来自全国东、中、西部区域共15个种源的种源试验。评选出平均单株材积遗传增益大于15%的优良种源4个;从种源试验中评选出53个遗传品质优良的单株,对其开展了嫁接、扦插繁殖对比试验,初选出嫁接、扦插成活率高,苗期生长好的无性系,并于2013年开展了无性系造林对比试验。完成了从南京林业大学引进的38个杂种马褂木无性系对比造林试验,评选出材积遗传增益达15%以上的无性系5个;开展了不同激素种类、扦插时间、插穗处理、基质的扦插对比试验,获得了生根率较高的配方,生根率达71.1%;完成了四种马褂木造林密度试验,获得了适合不同经营目标的最佳造林密度;开展了N、P、K及微量元素施肥试验,提出了马褂木人工林栽培的最佳施肥配方。完成广西境内6个主要野生马褂木群体及9个来自省外的种源的遗传多样性研究,探明了其遗传多样性水平,遗传分化情况,提出了科学合理的遗传资源报存策略;构建了选育出的53个马褂木优良无性系的分子指纹,为优良无性系推广过程中的品质鉴定,产权保护提供了可靠的参考档案。技术创造性与先进性:首次收集了省内外共15个种源的马褂木遗传材料,在广西栽培区开展马褂木良种选育并获得一批适合广西地理条件的优质速生种源及无性系;首次开展广西境内6个主要野生马褂木群体的遗传多样性研究,并与省外种源进行了比较分析,提出的广西野生马褂木资源的合理保存策略;系统开展了马褂木苗木苗期、林地施肥及微肥试验,提出了马褂木的优化施肥方案;开展了马褂木不同造林密度试验,提出了不同培育目标下的合理密度;开展了中国马褂木优良无性系的指纹图谱构建,为其进一步生产及育种利用提供了可靠的鉴别手段和参考档案。技术成熟程度、适用范围、前景:经过多年的研究观测及推广示范,证明了该课题取得的成果成熟、可靠,选育出的优良种源及无性系性状遗传稳定,生长表现好,增产效果显著。该课题选育出的优良种源和无性系适合在广西交寒冷的桂北地区和高海拔地区推广应用。该课题选育出的优良种源和无性系遗传增益高,并已获得良种配套的高产高效栽培技术,在广西桂北地区及其他高寒地区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成果应用情况及存在问题:该成果主要在桂北地区推广,桂中地区也有小规模推广,经济效益显著。有待进一步开展马褂木优良无性系的组培快繁技术研究,提高良种繁殖系数,增加单位时间的良种成苗规模。
课题来源与背景:该课题为广西科学研究与技术开发计划项目“生态林业科技支撑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合同编号:10100012)的课题“马褂木良种选育和区域试验研究”(编号:桂科攻10100012-2)。一直以来,广西主要人工林以桉、松、杉为主,树种相对单一,这三个树种的选育及推广为广西林业经济的发展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效益。但桉树由于不耐低温,在桂北地区生长不佳,而松树主要造林区也主要在桂东南,桂中、桂西南一带。桂北地区一直以杉木用材林为主导,急需寻找一些新的适生树种来丰富桂北地区单一的人工林现状。马褂木是广西乡土树种,具有速生、耐寒、树体高大、出材率高、材性优良等特点,同时马褂木是落叶树种,落叶多且易分解,营养元素归还率高(>30%-40%),具有培肥土壤的作用。因此开展马褂木种源选择、优良无性系评选、高产高效栽培技术研究,可为广西人工林发展带来重要的经济、生态及社会效益。技术原理及性能指标:技术原理:根据遗传学、林木育种学、森林培育学原理,通过大规模种源试验、无性系测定试验揭示马褂木种源间、个体间、无性系间的变异水平、变异规律及遗传与环境的交互模式,选择出适于广西区域生长的优良种源、优良无性系。同时研发出优良无性系的配套栽培技术体系,实现良种、良法的有机结合。成果指标:完成了来自全国东、中、西部区域共15个种源的种源试验。评选出平均单株材积遗传增益大于15%的优良种源4个;从种源试验中评选出53个遗传品质优良的单株,对其开展了嫁接、扦插繁殖对比试验,初选出嫁接、扦插成活率高,苗期生长好的无性系,并于2013年开展了无性系造林对比试验。完成了从南京林业大学引进的38个杂种马褂木无性系对比造林试验,评选出材积遗传增益达15%以上的无性系5个;开展了不同激素种类、扦插时间、插穗处理、基质的扦插对比试验,获得了生根率较高的配方,生根率达71.1%;完成了四种马褂木造林密度试验,获得了适合不同经营目标的最佳造林密度;开展了N、P、K及微量元素施肥试验,提出了马褂木人工林栽培的最佳施肥配方。完成广西境内6个主要野生马褂木群体及9个来自省外的种源的遗传多样性研究,探明了其遗传多样性水平,遗传分化情况,提出了科学合理的遗传资源报存策略;构建了选育出的53个马褂木优良无性系的分子指纹,为优良无性系推广过程中的品质鉴定,产权保护提供了可靠的参考档案。技术创造性与先进性:首次收集了省内外共15个种源的马褂木遗传材料,在广西栽培区开展马褂木良种选育并获得一批适合广西地理条件的优质速生种源及无性系;首次开展广西境内6个主要野生马褂木群体的遗传多样性研究,并与省外种源进行了比较分析,提出的广西野生马褂木资源的合理保存策略;系统开展了马褂木苗木苗期、林地施肥及微肥试验,提出了马褂木的优化施肥方案;开展了马褂木不同造林密度试验,提出了不同培育目标下的合理密度;开展了中国马褂木优良无性系的指纹图谱构建,为其进一步生产及育种利用提供了可靠的鉴别手段和参考档案。技术成熟程度、适用范围、前景:经过多年的研究观测及推广示范,证明了该课题取得的成果成熟、可靠,选育出的优良种源及无性系性状遗传稳定,生长表现好,增产效果显著。该课题选育出的优良种源和无性系适合在广西交寒冷的桂北地区和高海拔地区推广应用。该课题选育出的优良种源和无性系遗传增益高,并已获得良种配套的高产高效栽培技术,在广西桂北地区及其他高寒地区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成果应用情况及存在问题:该成果主要在桂北地区推广,桂中地区也有小规模推广,经济效益显著。有待进一步开展马褂木优良无性系的组培快繁技术研究,提高良种繁殖系数,增加单位时间的良种成苗规模。

推荐服务:

主办单位:辽阳市科学技术局

技术支持单位:科易网

辽ICP备16017206号-1

辽公网安备 21100302203138号

关于我们

平台简介

联系我们

客服咨询

400-649-1633

工作日:08:30-21:00

节假日:08:30-12:00

13:30-17: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