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008177]旋流板湿钙法烟气脱硫除尘技术
交易价格:
面议
所属行业:
大气污染防治
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正在研发
交易方式:
技术转让
联系人:
北京理工大学
进入空间
所在地:北京
- 服务承诺
- 产权明晰
-
资料保密
对所交付的所有资料进行保密
- 如实描述
技术详细介绍
技术投资分析:
旋流板塔是一种高效传质设备。近年来在烟气脱硫领域的应用取得了很大进展。它的突出优点是:操作负荷和操作弹性大、传质效率高、防堵性能强。
本系统主要由主塔、副塔和沉灰池、加料池及配浆池组成。主塔内安装有若干块“高负荷旋流塔板”和高效除雾板(该板也可能安装在副塔内)。来自锅炉的含尘、含硫烟气从主塔底部进入主塔,在塔内旋流上升、并在各板上与由塔顶进入的液体旋流接触,完成除尘、脱硫任务;洁净烟气经副塔进入烟囱,由烟囱顶部排空。
携有大量烟尘和脱硫渣的液体从主塔底部排出流入沉灰池,烟尘和脱硫渣沉入池底,定期用机械捞出或用浓浆泵将底部浓浆打出。上部清液溢流到加料池,与来自配浆池的脱硫剂混合、反应后,再送入主塔顶部循环使用。
一.具有如下特点:
1. 在单一设备内同时完成除尘、脱硫任务。系统简单,投资小、运行成本低、操作方便。
2. 采用先进的旋流技术,工作负荷大、操作弹性高、防堵防垢性能好、气体阻力小、脱硫效率高。
3. 根据烟气中烟尘和二氧化硫的初始含量,可调整板数,保证达到排放要求。
4. 装配有先进的除雾装置,使洁净烟气带水量小。
5. 可以使用石灰、石灰石和某些工业废料作脱硫剂。因地制易、就地取材,系统运行费用低。
6. 根据不同的脱硫要求,脱硫除尘塔内流动的液体既可以是溶液、也可以是浆液。
7. 入塔液体由管道直接送入(不需喷头),无喷头堵塞问题,且液体输送阻力小,功耗低。
8. 采用液体全部循环的封闭式操作,无水污染问题。
9. 对“水膜除尘器”改造工程,可完全利用原来的麻石水膜除尘塔、部分利用原来的沉灰池,使改造工程的成本大大下降。在塔内安装旋流板后,气液接触更充分,除尘效率比原水膜除尘器有明显提高。
技术的应用领域前景分析:
该技术适用于各种型号的燃煤燃油锅炉或工业窑炉的烟气净化。既可以新安装的锅炉,也可以用于原有“水膜除尘器”的改造。
我们长期从事“旋流板塔烟气净化”方面的研究和开发工作,已在4吨/小时、10吨/小时和130吨/小时锅炉的烟气脱硫除尘中有成功的应用实例,取得了很好的效果。该技术1998年通过了河南省科学技术委员会组织的科技成果鉴定(鉴定证书号:豫科鉴委字[1998]第409号);1999年10月获河南省星火贰等奖。
现在,该技术列入了北京理工大学与云南和吉林省的省校合作计划,正在上述两省推广应用。
效益分析:
本技术市场应用范围广,成本低,利润高,效益十分可观。
厂房条件建议:
无
备注:
无
技术投资分析:
旋流板塔是一种高效传质设备。近年来在烟气脱硫领域的应用取得了很大进展。它的突出优点是:操作负荷和操作弹性大、传质效率高、防堵性能强。
本系统主要由主塔、副塔和沉灰池、加料池及配浆池组成。主塔内安装有若干块“高负荷旋流塔板”和高效除雾板(该板也可能安装在副塔内)。来自锅炉的含尘、含硫烟气从主塔底部进入主塔,在塔内旋流上升、并在各板上与由塔顶进入的液体旋流接触,完成除尘、脱硫任务;洁净烟气经副塔进入烟囱,由烟囱顶部排空。
携有大量烟尘和脱硫渣的液体从主塔底部排出流入沉灰池,烟尘和脱硫渣沉入池底,定期用机械捞出或用浓浆泵将底部浓浆打出。上部清液溢流到加料池,与来自配浆池的脱硫剂混合、反应后,再送入主塔顶部循环使用。
一.具有如下特点:
1. 在单一设备内同时完成除尘、脱硫任务。系统简单,投资小、运行成本低、操作方便。
2. 采用先进的旋流技术,工作负荷大、操作弹性高、防堵防垢性能好、气体阻力小、脱硫效率高。
3. 根据烟气中烟尘和二氧化硫的初始含量,可调整板数,保证达到排放要求。
4. 装配有先进的除雾装置,使洁净烟气带水量小。
5. 可以使用石灰、石灰石和某些工业废料作脱硫剂。因地制易、就地取材,系统运行费用低。
6. 根据不同的脱硫要求,脱硫除尘塔内流动的液体既可以是溶液、也可以是浆液。
7. 入塔液体由管道直接送入(不需喷头),无喷头堵塞问题,且液体输送阻力小,功耗低。
8. 采用液体全部循环的封闭式操作,无水污染问题。
9. 对“水膜除尘器”改造工程,可完全利用原来的麻石水膜除尘塔、部分利用原来的沉灰池,使改造工程的成本大大下降。在塔内安装旋流板后,气液接触更充分,除尘效率比原水膜除尘器有明显提高。
技术的应用领域前景分析:
该技术适用于各种型号的燃煤燃油锅炉或工业窑炉的烟气净化。既可以新安装的锅炉,也可以用于原有“水膜除尘器”的改造。
我们长期从事“旋流板塔烟气净化”方面的研究和开发工作,已在4吨/小时、10吨/小时和130吨/小时锅炉的烟气脱硫除尘中有成功的应用实例,取得了很好的效果。该技术1998年通过了河南省科学技术委员会组织的科技成果鉴定(鉴定证书号:豫科鉴委字[1998]第409号);1999年10月获河南省星火贰等奖。
现在,该技术列入了北京理工大学与云南和吉林省的省校合作计划,正在上述两省推广应用。
效益分析:
本技术市场应用范围广,成本低,利润高,效益十分可观。
厂房条件建议:
无
备注:
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