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819363]PDA及嵌入技术在数据分析中的应用研究
交易价格:
面议
所属行业:
软件
类型:
非专利
交易方式:
资料待完善
联系人:
所在地:
- 服务承诺
- 产权明晰
-
资料保密
对所交付的所有资料进行保密
- 如实描述
技术详细介绍
以病人为中心,临床支持为重点,满足各部门需要的实用软件,是医院信息系统(HIS)发展最为活跃的领域。但HIS对涉及医院药学服务功能的拓展很少触及,对现有临床信息的深层次利用和分析鲜有报导,HIS在医院药学的应用主要集中在药品与经济管理,信息化程度普遍较低。该成果在HIS基础上,通过有效和多层次的数据收集、归纳、量化和分析,实现了抗生素重要指标的集中存储、管理和共享,构建抗生素监控系统。它的建立实现了抗生素的用量、使用比例、抗生素分类用量及比例、使用率、使用途径、使用频率、联合用药、预防用药、分级应用等主要指标的自动监控,避免以往手工分析费时、费力,准确性差,监控指标单一,原因分析不尽可靠的弊端。建立了医疗文档管理系统,由医药信息支持模块和电子药历组成:基于HIS建立了可自动生成大量临床信息,又可灵活地手工录入的电子药历:实现了临床诊断、临床检验结果、药物及其它治疗医嘱等临床信息的自动采集、汇总及保存,使药历制作模式发生了根本的变化,避免了传统药历制作模式工作量大,效率低,周期长的缺点。在该基础上,通过掌上电脑和无线网络实现了抗生素合理应用自动监控系统和医疗文档管理系统及其信息的实时支持。该成果从临床和工作的实际需求出发,利用信息技术,深化和拓展HIS功能,开发功能实用、服务于临床、满足医院药学和管理需要的实用软件,无疑会更好地提升医疗服务质量,提高工作效率和管理水平。其研究技术的应用和推广,不仅会大力促进医院药学的发展,还将对现有的工作标准和模式带来根本的转变并产生深远的影响,并为HIS的进一步功能拓展积累经验,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可观。该成果已发表论文6篇,分别发表在中华儿科杂志、中国药学杂志、中国医院药学杂志等核心期刊上,总字数超过2万,他引30余次。会议论文3篇,参加全国性会议二次,省际学术交流1次,对相关学术成果进行了汇报。系统建立已来,已先后有北京等地的10余家医院前来参观,包括北京地坛医院、浙医一院、浙医妇院、邵逸夫医院、浙江省人民医院、杭州市第一人民医院、绍兴市人民医院等三等甲级医院,并受到广泛好评,已有多家医院已完成或正在开发类似软件。课题组还利用自行开发的抗生素监控系统,对临床抗生素使用情况和存在问题进行剖析,意在从管理、宣传、学术等多方面着手遏制在临床的滥用。其时间跨度长(几年)、范围广、样本量大(几万)更是手工调查无法比拟的,也使得统计结果更准确、更有意义。医院每月定时利用系统进行抗生素使用情况监测,发现不合理现象,及时与病区交流。每半年在院感通讯上通报利用系统查询的各病区抗生素使用情况,对不合理用药情况进行分析,存在问题较多的病区进行了个别沟通,产生了较好的效果。2006年与2004年相比,病区总体抗生素使用率降低了3.32%,三线药物使用比例从8.05%降到了5.53%,抗生素二联以上使用率更是从45.60%降到了28.89%,预防使用比例也较前有了明显好转。特别是检查中不合理用药情况比较严重的病区,提高了抗生素合理应用重要性的认识,各项指标有了比较大的改进,如某病区2004年三联及三联以上使用比例高达16.95%,今年已降至0.79%。抗生素监控系统在该院的应用对该院抗生素在临床的合理应用有极大的促进作用,对提高医疗质量,降低药品费用效果明显。该院临床药师在日常工作中使用医疗文档管理系统进行相关资料和临床信息的查询,并每天在电子药历上建立患者药历。该药历弥补书写形式的不足,使药历资料可长期保存、共享和检索,不仅操作简便,而且资料更丰富、更可靠。另外,病人概况和一些临床信息的自动生成,提高了药历制作效率。中国药学会医院药学专业委员会组织编写的2007版《中国药历书写原则与推荐格式》中电子药历的建立模式、收集内容、组织结构等方面与课题组建立的电子药历基本一致。
以病人为中心,临床支持为重点,满足各部门需要的实用软件,是医院信息系统(HIS)发展最为活跃的领域。但HIS对涉及医院药学服务功能的拓展很少触及,对现有临床信息的深层次利用和分析鲜有报导,HIS在医院药学的应用主要集中在药品与经济管理,信息化程度普遍较低。该成果在HIS基础上,通过有效和多层次的数据收集、归纳、量化和分析,实现了抗生素重要指标的集中存储、管理和共享,构建抗生素监控系统。它的建立实现了抗生素的用量、使用比例、抗生素分类用量及比例、使用率、使用途径、使用频率、联合用药、预防用药、分级应用等主要指标的自动监控,避免以往手工分析费时、费力,准确性差,监控指标单一,原因分析不尽可靠的弊端。建立了医疗文档管理系统,由医药信息支持模块和电子药历组成:基于HIS建立了可自动生成大量临床信息,又可灵活地手工录入的电子药历:实现了临床诊断、临床检验结果、药物及其它治疗医嘱等临床信息的自动采集、汇总及保存,使药历制作模式发生了根本的变化,避免了传统药历制作模式工作量大,效率低,周期长的缺点。在该基础上,通过掌上电脑和无线网络实现了抗生素合理应用自动监控系统和医疗文档管理系统及其信息的实时支持。该成果从临床和工作的实际需求出发,利用信息技术,深化和拓展HIS功能,开发功能实用、服务于临床、满足医院药学和管理需要的实用软件,无疑会更好地提升医疗服务质量,提高工作效率和管理水平。其研究技术的应用和推广,不仅会大力促进医院药学的发展,还将对现有的工作标准和模式带来根本的转变并产生深远的影响,并为HIS的进一步功能拓展积累经验,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可观。该成果已发表论文6篇,分别发表在中华儿科杂志、中国药学杂志、中国医院药学杂志等核心期刊上,总字数超过2万,他引30余次。会议论文3篇,参加全国性会议二次,省际学术交流1次,对相关学术成果进行了汇报。系统建立已来,已先后有北京等地的10余家医院前来参观,包括北京地坛医院、浙医一院、浙医妇院、邵逸夫医院、浙江省人民医院、杭州市第一人民医院、绍兴市人民医院等三等甲级医院,并受到广泛好评,已有多家医院已完成或正在开发类似软件。课题组还利用自行开发的抗生素监控系统,对临床抗生素使用情况和存在问题进行剖析,意在从管理、宣传、学术等多方面着手遏制在临床的滥用。其时间跨度长(几年)、范围广、样本量大(几万)更是手工调查无法比拟的,也使得统计结果更准确、更有意义。医院每月定时利用系统进行抗生素使用情况监测,发现不合理现象,及时与病区交流。每半年在院感通讯上通报利用系统查询的各病区抗生素使用情况,对不合理用药情况进行分析,存在问题较多的病区进行了个别沟通,产生了较好的效果。2006年与2004年相比,病区总体抗生素使用率降低了3.32%,三线药物使用比例从8.05%降到了5.53%,抗生素二联以上使用率更是从45.60%降到了28.89%,预防使用比例也较前有了明显好转。特别是检查中不合理用药情况比较严重的病区,提高了抗生素合理应用重要性的认识,各项指标有了比较大的改进,如某病区2004年三联及三联以上使用比例高达16.95%,今年已降至0.79%。抗生素监控系统在该院的应用对该院抗生素在临床的合理应用有极大的促进作用,对提高医疗质量,降低药品费用效果明显。该院临床药师在日常工作中使用医疗文档管理系统进行相关资料和临床信息的查询,并每天在电子药历上建立患者药历。该药历弥补书写形式的不足,使药历资料可长期保存、共享和检索,不仅操作简便,而且资料更丰富、更可靠。另外,病人概况和一些临床信息的自动生成,提高了药历制作效率。中国药学会医院药学专业委员会组织编写的2007版《中国药历书写原则与推荐格式》中电子药历的建立模式、收集内容、组织结构等方面与课题组建立的电子药历基本一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