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826714]寒地花生大垄密植高产机械化栽培模式建立与应用
交易价格:
面议
所属行业:
种植
类型:
非专利
交易方式:
资料待完善
联系人:
所在地:
- 服务承诺
- 产权明晰
-
资料保密
对所交付的所有资料进行保密
- 如实描述
技术详细介绍
1.课题来源与背景:2007年黑龙江省农科院齐齐哈尔分院科技攻关项目(合同编号:2007-1),针对黑龙江省花生生产品种单一、栽培技术落后、单产低而不稳,建立高产栽培新模式,为挖掘花生增产潜力、大幅度提高产量提供技术支撑。2.技术原理及性能指标技术原理:选用高产、耐密品种,将常规65cm小垄改为97cm大垄,垄上双行密植,种植密度增加30%,改制97cm大垄系列机具,实现全程机械化作业。主要性能指标:①筛选中四粒新品种;②确立最佳种植方式,97cm大垄双行,植株群体分布合理;③配备了种植机械,全程机械化作业;④大面积种植,比常规栽培增产21.6%。3.技术的创造性与先进性创造性:①改常规小垄为大垄(97cm);②合理密植(垄上二行),密度增加30%;③改制大垄种植系列农机具,农艺与农机紧密结合达到高产高效。先进性:该技术模式的研究达到国内先进水平。4.技术的成熟程度,适用范围和安全性:实践证明,该项技术先进成熟,针对性强、实用性强、易于推广、高效低耗对环境安全,对生态有利。该项技术适宜在半干旱地区花生种植区域推广应用。5.应用情况及存在的问题:2007、2008、2009、2010年在泰来、杜蒙、龙江进行了大面积示范与推广。三年共示范推广10330hm<'2>,平均产量3382.4kg/hm<'2>,比常规增产21.1%。新增花生607.76万kg,新增利润1914.54万元。(花生按市场平均价格4.0元/kg计算)存在问题:农户花生种植规模小,机具利用率低。
1.课题来源与背景:2007年黑龙江省农科院齐齐哈尔分院科技攻关项目(合同编号:2007-1),针对黑龙江省花生生产品种单一、栽培技术落后、单产低而不稳,建立高产栽培新模式,为挖掘花生增产潜力、大幅度提高产量提供技术支撑。2.技术原理及性能指标技术原理:选用高产、耐密品种,将常规65cm小垄改为97cm大垄,垄上双行密植,种植密度增加30%,改制97cm大垄系列机具,实现全程机械化作业。主要性能指标:①筛选中四粒新品种;②确立最佳种植方式,97cm大垄双行,植株群体分布合理;③配备了种植机械,全程机械化作业;④大面积种植,比常规栽培增产21.6%。3.技术的创造性与先进性创造性:①改常规小垄为大垄(97cm);②合理密植(垄上二行),密度增加30%;③改制大垄种植系列农机具,农艺与农机紧密结合达到高产高效。先进性:该技术模式的研究达到国内先进水平。4.技术的成熟程度,适用范围和安全性:实践证明,该项技术先进成熟,针对性强、实用性强、易于推广、高效低耗对环境安全,对生态有利。该项技术适宜在半干旱地区花生种植区域推广应用。5.应用情况及存在的问题:2007、2008、2009、2010年在泰来、杜蒙、龙江进行了大面积示范与推广。三年共示范推广10330hm<'2>,平均产量3382.4kg/hm<'2>,比常规增产21.1%。新增花生607.76万kg,新增利润1914.54万元。(花生按市场平均价格4.0元/kg计算)存在问题:农户花生种植规模小,机具利用率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