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843648]重点车辆查控系统关键技术研发及应用推广
交易价格:
面议
所属行业:
软件
类型:
非专利
交易方式:
资料待完善
联系人:
所在地:
- 服务承诺
- 产权明晰
-
资料保密
对所交付的所有资料进行保密
- 如实描述
技术详细介绍
重点车辆是指现代交通服务中受重点关注的车辆,包括需要救援、需要引导、需要定位、需要查处、需要控制的车辆等。重点车辆查控系统(研发初期课题组称为交通事故黑点防控系统)采用分布式结构,由服务平台、数据中心、专用前端、子系统采集四大部分组成。服务平台:由数据比对、数据分析服务、数据查询WEB服务、数据接口等单元组成,主要实现车辆布控、布控输入、报警查询、报警输出、行程时间计算、行程时间查询、行程时间输出、行车轨迹查询、车流量统计、车辆定位等功能。数据中心:由数据接口、数据存储、数据转换、数据输入等单元组成,主要实现系统数据的接收、转换、存储、比对、输出等功能。专用前端:重点车辆查控专用前端,主要实现车辆数据的采集、预处理、存储,并将数据发送至数据中心。子系统:系统的子系统主要包括卡口系统、停车场(库)管理系统、非现场执法系统、出城登记系统、收费站登记系统等,主要是实现车辆数据的采集。系统整体逻辑结构:子系统和前端通过公安网络将数据传递至数据中心,数据中心通过公安网络为服务平台提供数据支撑,用户直接面对和操作服务平台使用系统提供的服务,服务平台还可以通过数据接口向外部系统提供服务数据。性能指标:车辆布控、行程时间、行车轨迹等设置与查询响应时间应小于3s;数据比对时间间隔应小于5s,单次数据比对耗时应小于2s;报警输出数据刷新时间应小于10s;行程时间分析间隔应小于5分钟,单次行程时间分析应小于2分钟;行车轨迹单次分析耗时应小于30秒;前端在网络正常的情况下应当在5秒内将最新的数据上传至重点车辆查控系统数据中心;在子系统己方数据到达子系统中心后3分钟内将数据转递至重点车辆查控系统数据中心,数据记录时间和重点车辆查控系统时间误差小于10秒;时间同步和数据记录的时间精度要求为1s。重点车辆查控系统由课题组在国内首次提出并在杭州得以实施。课题组不但拥有多个原始取得的计算机软件著作权,而且获得了多项专利。课题组从2005年开始研发,到2007年成熟完善并开始在杭州市大批量推广应用,2007年在杭州市安装了82个点,2008年12月又签定了350万的“重点车辆查控系统”合同。系统启用至今,运行稳定,性能指标达到各项要求;系统的实际使用为杭州市的道路交通管理发挥了积极作用。
重点车辆是指现代交通服务中受重点关注的车辆,包括需要救援、需要引导、需要定位、需要查处、需要控制的车辆等。重点车辆查控系统(研发初期课题组称为交通事故黑点防控系统)采用分布式结构,由服务平台、数据中心、专用前端、子系统采集四大部分组成。服务平台:由数据比对、数据分析服务、数据查询WEB服务、数据接口等单元组成,主要实现车辆布控、布控输入、报警查询、报警输出、行程时间计算、行程时间查询、行程时间输出、行车轨迹查询、车流量统计、车辆定位等功能。数据中心:由数据接口、数据存储、数据转换、数据输入等单元组成,主要实现系统数据的接收、转换、存储、比对、输出等功能。专用前端:重点车辆查控专用前端,主要实现车辆数据的采集、预处理、存储,并将数据发送至数据中心。子系统:系统的子系统主要包括卡口系统、停车场(库)管理系统、非现场执法系统、出城登记系统、收费站登记系统等,主要是实现车辆数据的采集。系统整体逻辑结构:子系统和前端通过公安网络将数据传递至数据中心,数据中心通过公安网络为服务平台提供数据支撑,用户直接面对和操作服务平台使用系统提供的服务,服务平台还可以通过数据接口向外部系统提供服务数据。性能指标:车辆布控、行程时间、行车轨迹等设置与查询响应时间应小于3s;数据比对时间间隔应小于5s,单次数据比对耗时应小于2s;报警输出数据刷新时间应小于10s;行程时间分析间隔应小于5分钟,单次行程时间分析应小于2分钟;行车轨迹单次分析耗时应小于30秒;前端在网络正常的情况下应当在5秒内将最新的数据上传至重点车辆查控系统数据中心;在子系统己方数据到达子系统中心后3分钟内将数据转递至重点车辆查控系统数据中心,数据记录时间和重点车辆查控系统时间误差小于10秒;时间同步和数据记录的时间精度要求为1s。重点车辆查控系统由课题组在国内首次提出并在杭州得以实施。课题组不但拥有多个原始取得的计算机软件著作权,而且获得了多项专利。课题组从2005年开始研发,到2007年成熟完善并开始在杭州市大批量推广应用,2007年在杭州市安装了82个点,2008年12月又签定了350万的“重点车辆查控系统”合同。系统启用至今,运行稳定,性能指标达到各项要求;系统的实际使用为杭州市的道路交通管理发挥了积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