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863488]新不育系天源6S与优质高产再生力强杂交稻天两优616的选育和应用
交易价格:
面议
所属行业:
种植
类型:
非专利
交易方式:
资料待完善
联系人:
所在地:
- 服务承诺
- 产权明晰
-
资料保密
对所交付的所有资料进行保密
- 如实描述
技术详细介绍
该成果所属科学技术领域是农学的作物育种学与良种繁育学,涉及优质高产广适再生力强杂交稻新品种选育与推广应用。该成果受到国家863、国家科技支撑、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资金等项目资助。通过香恢2号与广占63S有性杂交,在高海拔长日低温条件下加压筛选与冷灌繁种,定向选择育成了起点温度低的籼型两系温敏核不育系“天源6S”。以天源6S作母本与大量的恢复系测交,通过优势评价、品质分析、抗性鉴定和产量比较,从1600多个组合中筛选出“天源6S/R016”组合,命名为天两优616。该组合具有品质优、产量高、生育期适中、适应性广、再生力强等优点。在湖北省区域试验、国家区域试验和大面积示范中表现出:1)米质优,经农业部稻米及制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武汉)测定,出糙率80.3%,整精米率65.6%,垩白粒率8%,垩白度1.0%,直链淀粉含量17.2%,胶稠度70毫米,长宽比3.0,主要理化指标达到国标一级优质稻谷质量标准。2)产量高,2006-2007年参加湖北省一季晚稻品种区域试验,两年平均亩产566.48公斤,比对照汕优63增产12.92%(极显著)。2009-2010年参加长江中下游中籼迟熟组品种区域试验,两年平均亩产575.6千克,比对照Ⅱ优838增产4.6%(极显著)。3)生育期适中,在长江中下游稻区作一季中稻种植全生育期130天左右,比汕优63短3-4天;作一季晚稻种植,全生育期122天左右,与汕优63相当。在湖北省3月下旬至5月下旬都适宜播种。4)适应性广,适宜在江西、湖南、湖北、安徽、浙江、江苏的长江流域稻区以及福建北部、河南南部稻区的稻瘟病、白叶枯病轻发区作一季中稻种植。也适合轻简化栽培,如全程机械化生产、直播、抛秧、稻鸭共生有机稻生产。5)再生能力强,2013年在湖北沙洋再生稻480亩连片种植,经湖北省科技厅组织专家测产验收,头季稻产量648.7kg/亩,再生季产量388.3 kg/亩。在湖北、江西、湖南等地区,累计推广种植820.9多万亩,经济效益总额45787万元,达到粮食增产、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企业增益,社会、经济和农业生态效益十分显著。
该成果所属科学技术领域是农学的作物育种学与良种繁育学,涉及优质高产广适再生力强杂交稻新品种选育与推广应用。该成果受到国家863、国家科技支撑、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资金等项目资助。通过香恢2号与广占63S有性杂交,在高海拔长日低温条件下加压筛选与冷灌繁种,定向选择育成了起点温度低的籼型两系温敏核不育系“天源6S”。以天源6S作母本与大量的恢复系测交,通过优势评价、品质分析、抗性鉴定和产量比较,从1600多个组合中筛选出“天源6S/R016”组合,命名为天两优616。该组合具有品质优、产量高、生育期适中、适应性广、再生力强等优点。在湖北省区域试验、国家区域试验和大面积示范中表现出:1)米质优,经农业部稻米及制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武汉)测定,出糙率80.3%,整精米率65.6%,垩白粒率8%,垩白度1.0%,直链淀粉含量17.2%,胶稠度70毫米,长宽比3.0,主要理化指标达到国标一级优质稻谷质量标准。2)产量高,2006-2007年参加湖北省一季晚稻品种区域试验,两年平均亩产566.48公斤,比对照汕优63增产12.92%(极显著)。2009-2010年参加长江中下游中籼迟熟组品种区域试验,两年平均亩产575.6千克,比对照Ⅱ优838增产4.6%(极显著)。3)生育期适中,在长江中下游稻区作一季中稻种植全生育期130天左右,比汕优63短3-4天;作一季晚稻种植,全生育期122天左右,与汕优63相当。在湖北省3月下旬至5月下旬都适宜播种。4)适应性广,适宜在江西、湖南、湖北、安徽、浙江、江苏的长江流域稻区以及福建北部、河南南部稻区的稻瘟病、白叶枯病轻发区作一季中稻种植。也适合轻简化栽培,如全程机械化生产、直播、抛秧、稻鸭共生有机稻生产。5)再生能力强,2013年在湖北沙洋再生稻480亩连片种植,经湖北省科技厅组织专家测产验收,头季稻产量648.7kg/亩,再生季产量388.3 kg/亩。在湖北、江西、湖南等地区,累计推广种植820.9多万亩,经济效益总额45787万元,达到粮食增产、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企业增益,社会、经济和农业生态效益十分显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