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869650]高含水期油田整体优化工艺、关键技术与工业应用
联系人:
所在地:
- 服务承诺
- 产权明晰
-
资料保密
对所交付的所有资料进行保密
- 如实描述
技术详细介绍
中国大庆油田年产5000万吨以上稳产长达27年,已进入高含水后期开采(采出液含水已达91%)。尽管如此,油田年产量仍保持在4000万吨以上,占全国石油产量的23%,大庆油田的生产,仍对中国石油供应安全和石油工业的发展有举足轻重的作用,保持其高产稳产有极为重要的意义。但油田的高含水开采,造成了四个突出问题:1.注入水驱油效率低、油田产量自然递减加快。2.经济效益和挖潜措施增油效果变差。3.地面集输容量和污水处理量增大,给地面管网和环境保护带来更大压力。4.地面、地下老管线腐蚀和新管线防护最猛增。要解决这些问题,不但要制定地下地面一体化高效开发方案,更重要的在于关键技术的重大突破,为此要解决两大技术难题。(1)油田生产系统庞大,整体优化生产难以实现。(2)实现整体优化生产的关键技术。该项目攻克了两大技术难题,取得了五项关键技术的突破和创新,较好地解决了四个突出问题。五项关键技术创新是。1.创新出高含水油田地面地下整体优化工艺。用大系统分解一协调原理,大节点分析、数值计算和网络拓扑等方法,建立并求解了油田生产巨型系统整体优化模型,自主研发了软件,形成了一套完整的高含水油田整体优化工艺。使优化方案制定速度快10倍以上,油田开发指标预测误差由11%降低到5%。2.发明了新的油田地面降温集输技术。研制了一套集油工艺模拟试验装置,通过模拟和设计,得到适合高含水油田的降温集输技术。与现技术相比,使回油温度由原油凝固点降到凝固点以下3℃-5℃,吨油节气15%。3.发明了油田采出液预分离水力旋流器。建立了旋流分离机理及分离性能研究实验装置,通过实验及理论计算,确立了新型高效单体旋流器结构,与离心泵、过滤器等装置配套,形成了一种新型含油污水处理技术。与现技术相比,将水中含油及悬浮物从1000mg/L降到10mg/L,设备投资减少280万元。4.发明了井下及地面管道系统防护新技术。用深埋阳极材料、螺纹保护套与特制保护浆相结合以及合金化、热浸镀锌等方法和技术,发明出石油套管防腐与保护、油管热浸镀螺纹保护等4项技术。使管道保护年限可达20年以上。5.发明了油层染染强穿透解堵增产技术。研制出油层强穿透剂、水力光滑剂和微孔道防堵技术,攻克了已有解堵技术易发生二次沉淀堵塞难题。水井污染治理提高地层渗透率50%以上,油井增油20%以上。已获授权技术发明专利2项、实用新型专利23项,对8项行业标准的制修订有贡献,发表论文126篇,其中被SCI、EI、ISTP收录57篇。已是成熟技术,对东部老油田水驱开发调整技术有示范作用,促进了行业进步,并显著提高了中国油田水驱开发技术的竞争力。成果整体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其中油田整体优化技术处国际领先水平。该技术于2005年3月开始应用。2006年到2008年,整体技术已推广应用到大庆油田老区所有采油厂,在大庆油田外围厂也有一定的应用规模。已累积增油102.91万吨,获经济效益41.7亿元。
中国大庆油田年产5000万吨以上稳产长达27年,已进入高含水后期开采(采出液含水已达91%)。尽管如此,油田年产量仍保持在4000万吨以上,占全国石油产量的23%,大庆油田的生产,仍对中国石油供应安全和石油工业的发展有举足轻重的作用,保持其高产稳产有极为重要的意义。但油田的高含水开采,造成了四个突出问题:1.注入水驱油效率低、油田产量自然递减加快。2.经济效益和挖潜措施增油效果变差。3.地面集输容量和污水处理量增大,给地面管网和环境保护带来更大压力。4.地面、地下老管线腐蚀和新管线防护最猛增。要解决这些问题,不但要制定地下地面一体化高效开发方案,更重要的在于关键技术的重大突破,为此要解决两大技术难题。(1)油田生产系统庞大,整体优化生产难以实现。(2)实现整体优化生产的关键技术。该项目攻克了两大技术难题,取得了五项关键技术的突破和创新,较好地解决了四个突出问题。五项关键技术创新是。1.创新出高含水油田地面地下整体优化工艺。用大系统分解一协调原理,大节点分析、数值计算和网络拓扑等方法,建立并求解了油田生产巨型系统整体优化模型,自主研发了软件,形成了一套完整的高含水油田整体优化工艺。使优化方案制定速度快10倍以上,油田开发指标预测误差由11%降低到5%。2.发明了新的油田地面降温集输技术。研制了一套集油工艺模拟试验装置,通过模拟和设计,得到适合高含水油田的降温集输技术。与现技术相比,使回油温度由原油凝固点降到凝固点以下3℃-5℃,吨油节气15%。3.发明了油田采出液预分离水力旋流器。建立了旋流分离机理及分离性能研究实验装置,通过实验及理论计算,确立了新型高效单体旋流器结构,与离心泵、过滤器等装置配套,形成了一种新型含油污水处理技术。与现技术相比,将水中含油及悬浮物从1000mg/L降到10mg/L,设备投资减少280万元。4.发明了井下及地面管道系统防护新技术。用深埋阳极材料、螺纹保护套与特制保护浆相结合以及合金化、热浸镀锌等方法和技术,发明出石油套管防腐与保护、油管热浸镀螺纹保护等4项技术。使管道保护年限可达20年以上。5.发明了油层染染强穿透解堵增产技术。研制出油层强穿透剂、水力光滑剂和微孔道防堵技术,攻克了已有解堵技术易发生二次沉淀堵塞难题。水井污染治理提高地层渗透率50%以上,油井增油20%以上。已获授权技术发明专利2项、实用新型专利23项,对8项行业标准的制修订有贡献,发表论文126篇,其中被SCI、EI、ISTP收录57篇。已是成熟技术,对东部老油田水驱开发调整技术有示范作用,促进了行业进步,并显著提高了中国油田水驱开发技术的竞争力。成果整体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其中油田整体优化技术处国际领先水平。该技术于2005年3月开始应用。2006年到2008年,整体技术已推广应用到大庆油田老区所有采油厂,在大庆油田外围厂也有一定的应用规模。已累积增油102.91万吨,获经济效益41.7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