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870569]河西走廊梨优质化栽培关键技术研究
交易价格:
面议
所属行业:
种植
类型:
非专利
交易方式:
资料待完善
联系人:
所在地:
- 服务承诺
- 产权明晰
-
资料保密
对所交付的所有资料进行保密
- 如实描述
技术详细介绍
(1)课题来源与背景:2004年甘肃省教育厅科研计划,项目编号:048-01。河西走廊原有的一些梨树品种由于品质下降、果园经济效益较低而逐步淘汰。梨优质化已成为河西走廊果树生产的客观要求和必然趋势。(2)技术原理及性能指标:主要针对河西走廊进行梨优良品种的引进和筛选,对其栽植密度、高接换种、花果管理、病虫害和自然灾害防治等技术进行研究。筛选出了适宜的优良品种4个;提出了适宜河西走廊大面积栽植梨的最佳密度水平为83~56株/666.7m<'2>;探索出了梨精细高接换种最佳时期、方法及创新技术;研究了N、P、K化肥和有机肥配施对改进梨实品质的作用效果;完成与研究内容相一致的科研论文11篇;建立河西走廊优质梨示范园4个。(3)技术的创造性与先进性:引进筛选出了适合于河西走廊生态条件栽培的满天红、美人酥、圆黄和大果水晶等优良品种;提出了在河西走廊梨配施N、P、K化肥和有机肥,可明显提高梨的产量和改善果实品质和梨高接换优的适宜时间,树体不同部位枝条嫁接原则,枝条不同茎粗适宜的嫁接方法;确定了河西走廊适宜的套袋时间、果袋类型和套袋方法,提出了“疏果+套袋”技术研究,提出并示范推广了“落果前定量疏果→喷一次农药→果实套袋→定期检查→采果前10d~15d解袋→正常成熟采果”的技术规程,显著提高优质果率;出版了《北方果树优质化栽培技术》一书,总结提出了河西走廊梨优质化栽培技术规程。(4)技术的成熟程度,施用范围和安全性:研究成果可以在河西走廊梨树生产区稳定应用。经张掖市农产品质量检测检验中心检测,梨产品达到无公害要求。(5)应用情况及存在的问题:应用情况:在民乐县、肃州区和永昌县等地建立了200hm<'2>的优质梨生产示范园,示范推广梨优质化关键栽培技术面积7.6万亩,亩增产值819.0元,新增总产值6224.4万元。存在的问题:一是河西走廊优质梨示范园建设缺乏经费保障;二是优质梨示范园规模还有待于进一步扩大。(6)历年获奖情况:无。
(1)课题来源与背景:2004年甘肃省教育厅科研计划,项目编号:048-01。河西走廊原有的一些梨树品种由于品质下降、果园经济效益较低而逐步淘汰。梨优质化已成为河西走廊果树生产的客观要求和必然趋势。(2)技术原理及性能指标:主要针对河西走廊进行梨优良品种的引进和筛选,对其栽植密度、高接换种、花果管理、病虫害和自然灾害防治等技术进行研究。筛选出了适宜的优良品种4个;提出了适宜河西走廊大面积栽植梨的最佳密度水平为83~56株/666.7m<'2>;探索出了梨精细高接换种最佳时期、方法及创新技术;研究了N、P、K化肥和有机肥配施对改进梨实品质的作用效果;完成与研究内容相一致的科研论文11篇;建立河西走廊优质梨示范园4个。(3)技术的创造性与先进性:引进筛选出了适合于河西走廊生态条件栽培的满天红、美人酥、圆黄和大果水晶等优良品种;提出了在河西走廊梨配施N、P、K化肥和有机肥,可明显提高梨的产量和改善果实品质和梨高接换优的适宜时间,树体不同部位枝条嫁接原则,枝条不同茎粗适宜的嫁接方法;确定了河西走廊适宜的套袋时间、果袋类型和套袋方法,提出了“疏果+套袋”技术研究,提出并示范推广了“落果前定量疏果→喷一次农药→果实套袋→定期检查→采果前10d~15d解袋→正常成熟采果”的技术规程,显著提高优质果率;出版了《北方果树优质化栽培技术》一书,总结提出了河西走廊梨优质化栽培技术规程。(4)技术的成熟程度,施用范围和安全性:研究成果可以在河西走廊梨树生产区稳定应用。经张掖市农产品质量检测检验中心检测,梨产品达到无公害要求。(5)应用情况及存在的问题:应用情况:在民乐县、肃州区和永昌县等地建立了200hm<'2>的优质梨生产示范园,示范推广梨优质化关键栽培技术面积7.6万亩,亩增产值819.0元,新增总产值6224.4万元。存在的问题:一是河西走廊优质梨示范园建设缺乏经费保障;二是优质梨示范园规模还有待于进一步扩大。(6)历年获奖情况: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