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为了获得更好的用户体验,请使用火狐、谷歌、360浏览器极速模式或IE8及以上版本的浏览器
帮助中心 | 关于我们
欢迎来到辽阳市科技创新服务平台,请 登录 | 注册
尊敬的 , 欢迎光临!  [会员中心]  [退出登录]
当前位置:首页 > 科技资讯 > 详细页

对流氓软件之害的认识需要提升

信息来源:新华网    发布日期:2015-08-25   

对流氓软件之害的认识需要提升

2015年08月25日 08:27:26 来源: 华西都市报
  • 评论0
  • 打印
  • 字大
  • 字小

    今年7月底,工信部发布通告显示,在对手机应用商店应用软件进行的检测中,共发现有80款应用软件存在问题,其中大部分软件系恶意相互捆绑,强制安装在手机上,也就是俗称的“流氓软件”。记者调查发现,“流氓软件”肆虐背后,是一条渐成产业的灰色利益链条。“流氓软件”作者采用强制捆绑、欺骗安装等方式推广软件,并从软件厂商或职业推广人处获取利益。(8月24日《新京报》)

    “流氓软件”乱象由来已久,甚至呈愈演愈烈之势。随着“静默安装”等技术手段的进化,流氓软件的隐匿性、存活率又获得了极大提升。然而与此同时,全社会似乎仍未能找到合适的应对之策。按照通常理解,流氓软件所以肆虐,根源乃在于其本身能够攫取利益。比如说,吸取资费、恶意扣费、倒卖隐私等等。但是,最新的调查显示,如今流氓软件的盈利模式,已经趋于多元化和链条化:不少软件厂商、职业推广人,竟会付费给某些“流氓软件”,继而运用其强制下载功能,来拉升相关软件的装机量。

    流氓软件,早已不只是流氓而已。它们业已成为某种“上下相蒙”产业骗局的重要一环。在这一骗局中,流氓软件负责强迫用户不断下载多余的软件;而由此所增加的“无效装机量”,又会反过来变成相关软件产商骗取广告投放和投资人出资的“耀眼成绩单”。可以说,这是一场自上而下、分工协作的连环骗局。终端的消费者,与上游的资本力量,乃是其中最为明显的受害者。

    明乎此,我们便很容易发现,现阶段法律关于“流氓软件”的表述,存在着明显的局限性。如更多只是将之视作“侵犯公民知情权、选择权”的琐碎案例,而未曾意识到其所给市场秩序带来的系统化危害。可以预见的是,流氓软件与软件产业的合流,势必造成一种逆向的激励,导致厂商依靠用不诚信手段来增加虚假装机量。

    只有充分意识到流氓软件的整体危害,才能有动力去调整立法表述、去强化日常执法。也唯有如此,才可避免一种投机取巧的行业风气,蚕食掉健康的市场价值判断与竞争秩序。(蒋璟璟)

主办单位:辽阳市科学技术局

技术支持单位:科易网

辽ICP备16017206号-1

辽公网安备 21100302203138号

关于我们

平台简介

联系我们

客服咨询

400-649-1633

工作日:08:30-21:00

节假日:08:30-12:00

13:30-17: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