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来源:新华网 发布日期:2015-09-23
《浙江日报》报道,浙江大学7名学生发明的“空气洗手”装置获得全球专家的青睐。日前在中国工程院、美国工程院、英国皇家工程院联合主办的第二届全球重大挑战峰会上,这一发明获得学生日竞赛唯一金奖。
浙大学生团队提出“以高速气流来代替水流,从而在洗手过程中节省90%的用水”,并将这一想法变成现实,击败了来自麻省理工学院、剑桥大学等著名高校获得最高分。
为什么浙大7名学生能取得这样崇高的荣誉和成绩?首先是打破专业界限,他们综合了能源、机械、控制等多个专业的同学交叉配合、合作研发,这是成功的关键。其次,这7位同学花了近1年时间,几乎投入所有课余时间,自学专业知识、数次改进设备,将这一设想变为一台实际能够运行的装置。
仅此两点,就给我们很多启发。许多学校开了那么多的辅修课,包括第二专业和眼花缭乱的就业指导,但是设置者没有从宏观的角度,也就是从交叉、配合、实用、研发的角度去引导去布局,缺乏大思维大视野,所以学生趋之若鹜的辅修与考证不外是就业,趋之若鹜不可能静心,静不下心就更谈不上什么发明创造与创业。
可以想象,在这7名学生的研发过程中,当然是需要经费的,浙江大学的经费用到了点子上。人类的发明创造就是要服务于社会,团队现在持有“空气洗手”装置的4个专利,并将走向商业化,在节能和城市建设中发挥作用。
恰在此时,有着众筹大学校长,清华、北大外聘讲师身份的张栋伟离京回乡创业,他说真正产生创意的“种子”就集中在大学。但愿有更多的张栋伟们有此目光,若此,“空气洗手”装置肯定不再会是一枝独秀。
魏润身(首师大文学院教授)
客服咨询
400-649-1633
工作日:08:30-21:00
节假日:08:30-12:00
13:30-17: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