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为了获得更好的用户体验,请使用火狐、谷歌、360浏览器极速模式或IE8及以上版本的浏览器
帮助中心 | 关于我们
欢迎来到辽阳市科技创新服务平台,请 登录 | 注册
尊敬的 , 欢迎光临!  [会员中心]  [退出登录]
当前位置:首页 > 科技资讯 > 详细页

陶寺遗址发掘报告佐证五千年中华文明

信息来源:中国科技网    发布日期:2015-12-16   

陶寺遗址发掘报告佐证五千年中华文明
■最新发现与创新
据新华社北京12月13日电 (记者姜潇 王学涛)历经长时段考古挖掘,经过几代考古工作者的整理、编纂与修改,集结而成的《襄汾陶寺——1978—1985年发掘报告》于12日正式出版。陶寺遗址的一系列新发现,成为佐证“五千年中华文明”的重要依据。
当日,在“陶寺遗址与陶寺文化”研讨会上,报告主编、中国社科院考古所研究员高炜介绍,《襄汾陶寺》代表了中国史前考古与现代科技手段联合攻关的学术范式。
陶寺遗址位于山西南部临汾市襄汾县城东北约7公里的陶寺镇。1978年至1985年,中国社科院考古所山西队与山西原临汾行署文化局合作,对陶寺遗址做了大规模发掘,获得陶器、石器、礼乐器、装饰品等数量繁多的精美文物,揭开陶寺遗址的神秘面纱。特别是红铜铸造铜铃与类似文字符号的发现,为中华文明的起源与礼制研究,提供了珍贵的重要材料。
1999年,中国社科院考古所山西队与山西省考古研究所、临汾市文物局合作,对陶寺遗址开始了新一轮考古发掘与研究工作。中国社科院考古研究所研究员、山西队领队何驽说:“在第二阶段考古工作中,基本确定了陶寺早中晚三期的宫城、观象祭祀台、祭地礼制建筑、工官管理手工业作坊区等,使学界认识到陶寺遗址是目前具有典型双城制模式的都城遗址;陶寺文化社会已进入到邦国形态。”
中国社科院考古所副所长白云翔认为,两大阶段的陶寺遗址考古发掘,提出了一条较为完整的系列证据链,表明陶寺遗址在年代、地理位置、都城内涵、所反映的文明程度等方面,均与文献记载的尧都有相当高的契合度。

主办单位:辽阳市科学技术局

技术支持单位:科易网

辽ICP备16017206号-1

辽公网安备 21100302203138号

关于我们

平台简介

联系我们

客服咨询

400-649-1633

工作日:08:30-21:00

节假日:08:30-12:00

13:30-17: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