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505304]藏牦牛品质杂交利用及特色产品开发技术研究
交易价格:
面议
所属行业:
农副产品深加工
类型:
非专利
交易方式:
资料待完善
联系人:
所在地:
- 服务承诺
- 产权明晰
-
资料保密
对所交付的所有资料进行保密
- 如实描述
技术详细介绍
青海大学畜牧兽医科学院(青海省畜牧兽医科学院)承担的青海省科学技术厅国际合作项目“藏牦牛品质杂交利用及特色产品开发技术研究”项目开展了冻精进行了杂交试验,肉乳物化品质及加工品质研究,开发特色肉乳产品试验。 1、项目首次引进欧洲玛琦加娜和琦安妮娜牛冻精与青海牦牛进行种间杂交,开展野外牦牛人工授精、杂交犊牛生产性能、牛肉品质以及牦牛肉、奶加工研究,研发特色产品,对牦牛资源的利用和开发具有科学价值。 2、野外人工授精受胎率达到72.7%,杂种牛初生重平均23.4 kg,2周岁体重平均178.8 kg;生产优良杂种牛521头;开发特色肉、乳新产品2种,具有较好的市场前景;项目期实现总产值785.15万元,新增产值362.2万元,经济、社会效益显著。 3、获得授权国家发明专利1件,发表论文6篇,编制生产操作技术规程2项,培养博士生2人,本科生4人。 成果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青海大学畜牧兽医科学院(青海省畜牧兽医科学院)承担的青海省科学技术厅国际合作项目“藏牦牛品质杂交利用及特色产品开发技术研究”项目开展了冻精进行了杂交试验,肉乳物化品质及加工品质研究,开发特色肉乳产品试验。 1、项目首次引进欧洲玛琦加娜和琦安妮娜牛冻精与青海牦牛进行种间杂交,开展野外牦牛人工授精、杂交犊牛生产性能、牛肉品质以及牦牛肉、奶加工研究,研发特色产品,对牦牛资源的利用和开发具有科学价值。 2、野外人工授精受胎率达到72.7%,杂种牛初生重平均23.4 kg,2周岁体重平均178.8 kg;生产优良杂种牛521头;开发特色肉、乳新产品2种,具有较好的市场前景;项目期实现总产值785.15万元,新增产值362.2万元,经济、社会效益显著。 3、获得授权国家发明专利1件,发表论文6篇,编制生产操作技术规程2项,培养博士生2人,本科生4人。 成果达到国际先进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