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详细介绍
一、任务来源(计划项目应写清计划名称及其编号,计划外的应说明是横向或自选项目)。“黄芪酒发酵技术研究”是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和子洲县鼎盛中药材有限责任公司的合作课题。 二、应用领域和技术原理 黄芪酒发酵技术及其体外抗氧化活性研究为应用研究,应用领域为中药材加工。技术原理主要在继承中药炮制发酵的基础上,结合现代生物工程的发酵技术,采用理化指标分析结合感官评定,对黄芪发酵酒的加工技术参数、主要活性成分和挥发性成分在加工过程中的变化规律和黄芪酒及其不同极性部分的体外抗氧化活性进行研究。 三、性能指标 1.研究确定了黄芪酒的优化发酵条件。 2.研究确定了黄芪酒的发酵过程中的主要成分。 3.研究确定了黄芪酒的各项指标。 4.利用多个抗氧化评价体系研究黄芪酒的抗氧化能力,与BHT和BHA进行比较,并且研究了黄芪酒不同极性萃取物的体外抗氧化活性。 5.研究比较鲜黄芪、干黄芪、黄芪新酒以及黄芪陈酿酒的挥发性成分,为黄芪加 工、质量控制、标准制定以及黄芪酒质量评价体系的构建提供科学依据。 四、与国内同类技术比较 本论文在继承中药炮制发酵的基础上,结合现代生物工程的发酵技术,采用理化指标分析结合感官评定,对黄芪发酵酒的加工技术参数、主要活性成分和挥发性成分在加工过程中的变化规律和黄芪酒及其不同极性部分的体外抗氧化活性进行研究,研制出黄芪发酵酒填补市场空缺。 五、成果的创造性、先进性 关于黄芪功能成分测定的报道较多,但研发既保留黄芪营养功效成分、又减少黄芪固有的豆腥味,同时使消费者更易接受的产品的研究较少。 该项目对黄芪酒的发酵工艺进行了研究,采用响应面法优化黄芪酒发酵技术;研究了黄芪酒发酵技术、发酵过程中主要成分变化;研究了黄芪酒的体外抗氧化活性及挥发性成分;采用蒸馏-萃取法提取、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结合计算机谱图比对,对鲜黄芪、干黄芪及黄芪酒挥发性化学成分进行分析鉴定。 该项目主要以黄芪为原料利用生物发酵技术生产的黄芪酒,营养丰富且具有本产品的特有品质,是一种具有抗氧化性的营养型低度发酵酒。 六、作用意义(直接经济效益和社会意义)。 黄芪为我国重要的传统大宗药材品种,素有“补气之长”之称,具有补益和解毒的双重功效,临床应用十分广泛,并大量出口韩国、日本和东南亚地区,现在黄芪不仅是治病救人的名贵药材,也是新兴的保健品之一,由于针剂的使用,国内外销量激增,2006年需求量己由20世纪90年代初期的600~700万kg左右上升到1000万kg以上,年出口量160~200万kg。 陕西省榆林市子洲县地处陕北的黄土高原,气候和土壤非常适合黄芪生长。目前子洲县共种植有黄芪10万亩,黄芪成为了当地农户增收的一个重要项目。 以黄芪为原料利用生物发酵技术生产的黄芪酒,营养丰富且具有本产品的特有风格,而发酵过程中,各种营养成分处于动态变化中,测定发酵过程中黄芪酒主要成分的变化规律,利于准确控制和预测黄芪酒产品质量。通过研究黄芪酒发酵特性及其抗氧化活性,为工业化生产提供基础性研究,既能满足消费者的需求,又能提高黄芪的经济价值和附加值,促进黄芪产业发展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七、推广应用的范围、条件和前景以及存在的问题和改进意见。 推广应用的范围:本项目丰富了黄芪酒的研究内容,填补了国内的空白,可用于所有黄芪产品深加工企业。 条件和前景:以黄芪为原料生产的黄芪酒不仅保留了原料中的大部分营养物质,而且微生物代谢合成作用将原料中的营养因子溶解到酒中,易被人体吸收利用,开发潜力巨大。 存在的问题和改进意见:黄芪酒后续工艺的优化及酒的稳定性这些方面有待进一步研究;黄芪酒含有多种生理活性成分,具有较强的抗氧化的活性,其他保健功能需要进一步研究,以加快其工业化进程。
一、任务来源(计划项目应写清计划名称及其编号,计划外的应说明是横向或自选项目)。“黄芪酒发酵技术研究”是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和子洲县鼎盛中药材有限责任公司的合作课题。 二、应用领域和技术原理 黄芪酒发酵技术及其体外抗氧化活性研究为应用研究,应用领域为中药材加工。技术原理主要在继承中药炮制发酵的基础上,结合现代生物工程的发酵技术,采用理化指标分析结合感官评定,对黄芪发酵酒的加工技术参数、主要活性成分和挥发性成分在加工过程中的变化规律和黄芪酒及其不同极性部分的体外抗氧化活性进行研究。 三、性能指标 1.研究确定了黄芪酒的优化发酵条件。 2.研究确定了黄芪酒的发酵过程中的主要成分。 3.研究确定了黄芪酒的各项指标。 4.利用多个抗氧化评价体系研究黄芪酒的抗氧化能力,与BHT和BHA进行比较,并且研究了黄芪酒不同极性萃取物的体外抗氧化活性。 5.研究比较鲜黄芪、干黄芪、黄芪新酒以及黄芪陈酿酒的挥发性成分,为黄芪加 工、质量控制、标准制定以及黄芪酒质量评价体系的构建提供科学依据。 四、与国内同类技术比较 本论文在继承中药炮制发酵的基础上,结合现代生物工程的发酵技术,采用理化指标分析结合感官评定,对黄芪发酵酒的加工技术参数、主要活性成分和挥发性成分在加工过程中的变化规律和黄芪酒及其不同极性部分的体外抗氧化活性进行研究,研制出黄芪发酵酒填补市场空缺。 五、成果的创造性、先进性 关于黄芪功能成分测定的报道较多,但研发既保留黄芪营养功效成分、又减少黄芪固有的豆腥味,同时使消费者更易接受的产品的研究较少。 该项目对黄芪酒的发酵工艺进行了研究,采用响应面法优化黄芪酒发酵技术;研究了黄芪酒发酵技术、发酵过程中主要成分变化;研究了黄芪酒的体外抗氧化活性及挥发性成分;采用蒸馏-萃取法提取、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结合计算机谱图比对,对鲜黄芪、干黄芪及黄芪酒挥发性化学成分进行分析鉴定。 该项目主要以黄芪为原料利用生物发酵技术生产的黄芪酒,营养丰富且具有本产品的特有品质,是一种具有抗氧化性的营养型低度发酵酒。 六、作用意义(直接经济效益和社会意义)。 黄芪为我国重要的传统大宗药材品种,素有“补气之长”之称,具有补益和解毒的双重功效,临床应用十分广泛,并大量出口韩国、日本和东南亚地区,现在黄芪不仅是治病救人的名贵药材,也是新兴的保健品之一,由于针剂的使用,国内外销量激增,2006年需求量己由20世纪90年代初期的600~700万kg左右上升到1000万kg以上,年出口量160~200万kg。 陕西省榆林市子洲县地处陕北的黄土高原,气候和土壤非常适合黄芪生长。目前子洲县共种植有黄芪10万亩,黄芪成为了当地农户增收的一个重要项目。 以黄芪为原料利用生物发酵技术生产的黄芪酒,营养丰富且具有本产品的特有风格,而发酵过程中,各种营养成分处于动态变化中,测定发酵过程中黄芪酒主要成分的变化规律,利于准确控制和预测黄芪酒产品质量。通过研究黄芪酒发酵特性及其抗氧化活性,为工业化生产提供基础性研究,既能满足消费者的需求,又能提高黄芪的经济价值和附加值,促进黄芪产业发展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七、推广应用的范围、条件和前景以及存在的问题和改进意见。 推广应用的范围:本项目丰富了黄芪酒的研究内容,填补了国内的空白,可用于所有黄芪产品深加工企业。 条件和前景:以黄芪为原料生产的黄芪酒不仅保留了原料中的大部分营养物质,而且微生物代谢合成作用将原料中的营养因子溶解到酒中,易被人体吸收利用,开发潜力巨大。 存在的问题和改进意见:黄芪酒后续工艺的优化及酒的稳定性这些方面有待进一步研究;黄芪酒含有多种生理活性成分,具有较强的抗氧化的活性,其他保健功能需要进一步研究,以加快其工业化进程。